这座江南名城“群贤毕至”何以贯古今
2021-11-26 07:49:22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图集

  无一例外,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专属符号,绍兴,则始终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绍兴是越国古都,是鲁迅先生的故乡,这里走出了4位北大校长,培育了77位两院院士,由古至今都是名人荟萃之地。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名列其中。而在众多历史名城之中,只有绍兴至今城址未变。

  它的城市核心,就是今天的越城,积攒了绍兴2500多年的文化之气,从古至今都是一座“群贤毕至”的城市。

  城基稳固:历经25个世纪沉淀的城市核心

  越城区是绍兴市下辖区,地处宁绍平原西部。

  “越城,越国的都城”,这是很多人对其名称的第一解读,而它的确叫过“越都城”。

  绍兴古城保护利用专家任桂全先生在《绍兴城市文化论丛》一书中写道:绍兴城始建于越王勾践七年(公元前490年)。从古代的越都城到现代的中心城市,在相隔25个世纪之后,不仅地理位置不变,古今城址相合,而且还在继续使用,仍然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在我国古都发展史乃至城市发展史上,都无疑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越都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会稽郡城——隋唐五代至北宋的越州城——南宋及元明清各代的绍兴府城,直至今天的绍兴市,稳定的格局,让绍兴城遗存下了城址、河道、三山、城墙、墙门、护城河等构筑物。如今,越城区古城范围内还保存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充满时代记忆的物件,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再到秦统一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分布,脉络清晰地讲述着绍兴的历史之根。

  正如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所言:“城市的稳定性,给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城市历史愈悠久,继承和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就更为丰富多彩。绍兴2500多年城址未变、文脉赓续相继,越城的城市核心地位未变,正是这种长期流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孕育了越城特有的文化气场。”

  北人南迁:三次文化融合壮大名士群体

  越国时期无疑是绍兴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越王勾践在古越平原地区建成了当时的越国都城,并以此为复兴基地,推行“抚民保教”的政策和措施,使越国逐渐由弱转强。

  要说绍兴城奠定在全国的文化地位,还得从北人南迁的三次民族大融合说起。第一次是秦始皇、汉武帝强行驱赶越国移民到绍兴的周边地区,并把北方汉人迁入绍兴,客观上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改造了绍兴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二次是东晋“永嘉之乱”之后,“中州士女,避乱江东者十六七”,许多士族大姓携宗族、部曲、宾客及同乡南迁。这次融合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且迁入会稽的多为名臣和文化名士,如王羲之、谢安等,又有高僧隐士如竺潜、支遁等,促进了传统文化和佛学的繁荣,使会稽成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中心。

  《晋书》中的《王羲之传》里,就有“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会稽名士群”盛况。

  会稽名士群体的逐步壮大,在唐代也有不少印证。

  有人对录入《全唐诗》的2200余名诗人作过统计分析,其中生活或到过浙东并留下诗篇的达448名,越州是这些诗人必到之地。还有人对《唐才子传》里的才子也有过统计,该传共收录278名唐代才子诗人,而其中173名生活或到过越州,占其总数62%。

  诗人在越州的会合,是唐宋时期越州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诗人们如“鳞介之集渊薮”,似“过江之鲫遨游”,在这里聚会、创作、酬唱、交流,越州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第三次融合则是“靖康之难”,宋室南渡。这引发了空前规模的北人南迁浪潮,而地处王畿腹地的绍兴等地自然成为大批北方移民寓居的首选之地。南迁人口中有为数不少的士大夫,使绍兴地区的人口素质有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文化的发达和教育的昌盛。

  全民重教:大批名士出现乃水到渠成

  “除了北方士人中的精英涌入,绍兴长期重视教书育人,培养出不少土著士人。”曾参与《绍兴市志》教育卷编撰的黄百灿谈到,绍兴有着历史悠久的教育传统,从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强国方略的提出,到六朝时期私人讲学的勃兴以及士族家学传统的形成,不仅为会稽“名士群”的崛起创造了条件,也为后来越州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穆宗长庆年间,元稹就记录过越州城郊平水的乡学,“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可见,当时乡学村校已较普遍,村童入学已成为可能。

  “说到绍兴的教育基础,不得不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范仲淹。”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范仲淹赴越州任知府。上任不久,范仲淹就兴办府学,邀请当时著名学者李泰伯到越州讲学。在范仲淹的影响下,下属官吏也开始重视教育,“一时郡内多置学宫,聘名儒主之”。

  与教育制度相伴而行的是隋唐时期创建、确立的科举制度,虽然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北方,地处东南沿海的越州士子,参与科考和中试的机会是极少的,但在重视教育、好学笃志的良好社会风气推动下,读书、赶考、求功名成为越州社会普遍现象。唐代时期,越州考取文科进士15名,北宋中试名额大幅度增加到192名。

  值得注意的是,能高中进士的无疑只是极少数人,诸多不进龙门的书生和未入仕途的诸生,逐渐生成了名震清廷的绍兴师爷群体。

  到了近代,绍兴的平民教育更为普及,出现了针对农民进行文化思想教育的平民夜校,还有专门探讨教育的刊物《绍兴教育界》等,为此后一大批绍兴籍科学家的出现奠定基础。

  目前,绍兴在高等教育资源上与相邻的杭州、宁波相比并不见优势。越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燕说:“越城区内没有太多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我们努力向全国优秀的高等学府借力,共享资源。”

  如今,越城已与10家知名高校共建了研究院,如浙江大学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复旦科技园绍兴创新中心、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等等。

  敢为人先:“招才引才”不惧先行先试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越城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可以追溯到建城之初的越国。

  《吴越春秋》中的《勾践归国外传》,记载了越王勾践“筑城立郭”同时,实行广“收天下雄隽之士”的人才路线,把吸引、搜罗、延揽、任用贤人达士,当作振兴越国的一项国策。“四方之士”投奔越国的,勾践必在庙堂上接见;为有名望的“达士”提供干净的房间,让他们过“鲜衣美食”的生活……这在当时都是创新之举。

  显然,越城人传承了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

  去年10月,越城区率先建设起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今年3月,正式提出具有创新性的20条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高层次人才“双聘制”。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马思伟就是一名“双聘人才”,“如果想得到另一地聘用,都得辞掉原单位,这就有很多顾虑,有时候想试但不敢试,越城的‘双聘制’就打消了我的顾虑,你既可以留在原单位工作,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来越城工作,既给很好的待遇,又给很好的政策。”

  有人把马思伟这样的“双聘人才”形象地称为“飞行博士”“候鸟教授”,他们能够摆脱地域、户籍、档案、社保、人事关系等诸多限制,在保留原来职务的情况下,向绍兴滨海新区的受聘单位献智献策。在越城,这样自由“迁徙”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了。

  “人才‘双聘制’最大的亮点,在于不拘一格,以新手段、新招数推动人才之水‘流’起来、‘活’起来。”吴燕坦言。(徐潇青)

责任编辑:宋越

绍酒黄酒:一冬一酿 亦醉亦香
绍酒黄酒:一冬一酿 亦醉亦香
组图丨浙江文成:百亩“金”花开 农户展笑颜
组图丨浙江文成:百亩“金”花开 农户展笑颜
保障校园绿色阅读空间
保障校园绿色阅读空间
香传千年 榧富万家
香传千年 榧富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