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中闻越韵
2022-01-14 14:07:1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图集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冯源、商意盈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年过半百的杜甫,客居夔州,时局是风尘澒洞,经历是艰难苦恨,但在回忆中,浙东的越地、剡溪仍是一抹青春的亮色。

  唐人心目中的越地,主要就是如今的绍兴地区,而剡溪则指的是汇集了会稽诸山之水、北流入海的曹娥江上游河段。从东晋开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剡中之地就是文人雅士畅游的所在。

  北宋末年,剡县更名嵊县。晚清时期,剡溪两岸的一缕越韵渐宏渐大,由浙入沪,播芳全国,形成了中国的著名地方戏曲——越剧。剡溪之畔的嵊州,也是业内公认的越剧之乡。

  源起

  在嵊州市甘霖镇马塘村,一处小小的广场里矗立着三座铜像,居中的是“落地唱书”创始人金其炳,他的右边是被誉为“沿门唱书”祖师爷的金芝堂,而左边则是女子越剧的创始人之一金荣水。

  三座塑像见证了越剧早期的发展历程,经过专家梳理,这是一条从乡野走向都市的艺术之路。大约在1860年前后,流行于剡溪两岸的“田头歌唱”演变为挨村挨户表演的“沿门唱书”和走进茶馆酒楼的“走台书”,两者统称“落地唱书”。

  马塘村村民金小樵是“落地唱书”的非遗传承人。他告诉记者,金芝堂就是他的叔曾祖父,而自己的祖父金世根则跟着叔叔金芝堂学艺,也是当地著名的“落地唱书”艺人。“当时他们正月出门卖艺,要到农忙前回来,主要是为了多赚点钱。”

  “提到越剧的起源,我们应该看到三方面的文化因素,分别是宗庙文化、中原文化和本土文化。”越剧博物馆馆长俞伟介绍说,当时的浙东乡村,村村都有祠堂、庙宇,乡民需要演戏祭祀;从东晋开始,中原士人多次南迁,将中原文化带进了剡中盆地;而在越剧早期的发展中,我们还不能忘记有一大批的“草木才子”,就是有点文化、识文断字的农民,他们是越剧发展前进的最初动力。

  1906年清明节,落地唱书艺人首次在甘霖镇的东王村将“落地唱书”搬上简易舞台,越剧就此诞生。但在当时,它的名字只是称作“小歌班”。1922年,“小歌班”进上海“大世界”演出,被上海观众称作“绍兴文戏”,因为演员全是男子,又称“绍兴文戏男班”。1923年,甘霖镇施家岙村里办起了“绍兴文戏”的第一个女子科班。1925年,上海《申报》的演出广告上,首次出现了“越剧”的称呼。

  “女子越剧早期的优秀演员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称作‘三花一娟’,都是嵊县人,后来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十姐妹’,绝大多数也是嵊县人。”俞伟告诉记者,无论是名宿还是新秀,嵊州在广大越剧演员的心目中,都是“娘家”。

  “我记得2006年,越剧诞辰百年庆典在嵊州举行,袁雪芬老师回到家乡,听到别人对她介绍里有各种头衔,一摆手说——‘不要讲我这些,就说我是嵊县的女儿’。看到家乡人修好了自己的老屋,她很不安,一定要自己出钱补上,说‘怎么能花家乡的钱’……

  “我们每次去看望范瑞娟老师,老人家经常早早地站在家门口等待,或者站在阳台上眺望。见到我们,范老师非常高兴,一边走一边和邻居们说:‘家乡来人了,家乡来人了’,大家也和我们开玩笑:‘老人家昨天就在那里说了’……

  “到王文娟老师家里,她每次都请我们喝咖啡吃巧克力,但是临走时她会提一些小要求,就是下次带点‘麻糍’‘糟货’来,这些都是嵊州特产,老人家最惦记这个……”

  传承

  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人进行全面改革,推动越剧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越剧经历过两次大发展时期,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是“文革”后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全国20多个省区市有越剧专业剧团约260个。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越剧在内的传统戏曲也遭到了更大的挑战。目前,越剧的主要传播范围收缩到沪苏浙闽四省市,专业剧团也减少到20多家。如何做好传承,是越剧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6年,俞伟接到了当地政府的一个任务,建设“中国越剧戏迷网”。“网站一定要有‘脚’,当时我们在想,要让曾经有过越剧的地方,重新让越剧艺术生根开花,为此,我们想到建设‘爱越小站’。”

  2016年,“中国越剧戏迷网”开始在全国建设“爱越小站”,目前已经建设了180个。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高校也设立了“爱越小站”。俞伟记得,原西安市越剧团的一位老太太,在爱越小站西安站成立时,就激动地和她说,感觉就像是一直流浪在外的女儿回到了娘家。

  “疫情发生后,‘爱越小站’对促进戏迷交流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在线上举办戏迷大会和空中演唱会,活跃人数最多时超过100万,最近的一次直播,观众也有33万。”俞伟说,最近他们录制了6节空中课堂节目,为各个小站“送教”。“有土壤才能生存,越剧拥抱互联网的关键同样是要有基础的土壤。”

  越剧博物馆建于1990年,与之相邻的,是全国越剧演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资兴建的“越剧之家”。这里曾经是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的办学地址,2010年,嵊州越剧艺校迁建至城隍山顶的新校区。

  “我们身处越剧发源地,办好越剧学校,是责任也是义务。”校长钱江南说,“目前全国越剧专业团体里30岁以下的演员,我们这里毕业的学生已经占到了一半。”

  前行

  “这是《玉堂春》里‘王金龙’的戏服,那是《狸猫换太子》里‘陈琳’的戏服,还有梁山伯、祝英台的……”嵊州市黄泽镇镇西路是当地有名的戏服一条街,在李秋明的店面里,盔头、髯口、戏服、刀枪……琳琅满目。

  李秋明18岁就随父亲李伯汀学艺,如今,父子俩分别是黄泽戏服制作技艺的浙江省和绍兴市级非遗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当地制作戏服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黄泽是嵊州民营剧团最多的乡镇之一,这是戏服产业的市场基础。”镇文化站站长魏文是看着李秋明他们从一间小作坊开始越做越大的。当地目前有10多家成规模的戏服店,年产值保守估计在3000万元以上。

  嵊州民营剧团登记在册的有100多家,从业人员近8千人,高峰时年均演出3万场左右,年产值约1.5亿元。但是受疫情影响,剧团演出锐减,嵊州民营剧团演出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史良华坦言,有的“名角”长期赋闲,只能打打零工。

  对于未来的前景,自办剧团已经有30多年的老史仍然有信心,“我现在还经常和客户联系,他们的需求已经‘憋’了很久了。”老史告诉记者,温州台州沿海的渔村历来有出海丰收后演戏庆贺的风俗,“等到疫情过去,肯定会有一轮演戏的高峰。去年夏天,我们还组织了一批青年演员在嵊州戏校培训,提高大家的艺术水准。”

  “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就在打磨作品。”嵊州市越剧团团长朱杭灿回顾说,以“两弹一星”中的“凡人爱情”为主题的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就是这样打磨出来的,参加了去年的中国戏剧节和庆祝建党百年的晋京演出。”

  而在施家岙村,一座占地3.6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40亿元的越剧小镇开门迎客已近三年。嵊州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李炀介绍说,2016年,嵊州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浙江省非遗生态保护区试点,目前,当地正在努力创建国家级的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

  “我相信戏曲永远会有观众,等到大家有钱有闲的时候,走进剧场的人会多起来,享受那种慢节奏的休闲方式。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埋下一颗追求美的种子。”对于前行的方向,钱江南充满自信。

  原先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钱玲玲,从2004年开始学戏,七年前来到嵊州艺校,负责服装管理和化妆,同时还开办了一个越剧培训班。“越剧很美,只要你学进去,就舍不得放弃,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向更多的人普及越剧,增强他们的鉴赏能力。”

  嵊州市城南小学校长周小英介绍,学校2015年底开始编写“越韵古诗”,背后还有着越剧名家竺小招、南京艺术学院谢子华教授等老艺术家的辛勤付出。他们根据古诗的意境,选配了越剧不同流派的曲调。《咏鹅》《静夜思》《凉州词》《春晓》……熟悉的古诗谱上了浓浓的越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之美与戏曲之美。

责任编辑:张灵

浙江大寺基:雾凇如画醉游人 琼花绽放正当时
浙江大寺基:雾凇如画醉游人 琼花绽放正当时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 | 寻访封控区里的人间烟火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 | 寻访封控区里的人间烟火
新华全媒+|穿越时空的问候和回音
新华全媒+|穿越时空的问候和回音
新华全媒+|浙江企业战疫情 抓生产 保订单
新华全媒+|浙江企业战疫情 抓生产 保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