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这一需求的日益增长,县级医院如何持续提升服务水平?2022年11月,浙江省卫健委在国家卫健委“千县工程”(《“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实施方略,出台《关于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县级医院提档升级,重点支持山区26县和6个海岛县。《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下发以来,浙江多地县级医院在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强化县域急救能力
随着脑卒中、心梗的发病率逐年不断上升,“一脑一心”成了急救的关键。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瞄准“危急重症”这一焦点、难点,不断强化现代化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在缩短救命距离和机制创新上做文章,重点提升“救心、救脑、救命”技术,让那些直接威胁生命、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外转治疗的疾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有效救治。
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为急救病人快速开展救治。
该院组织心内科、神经内科、脑科等学科的专科医生和镇乡全科医生共同组成的“救心圈”“救脑圈”,以微信群等方式实时联络。基层医院一旦接到胸痛、脑卒中等患者,就会触发急救机制,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联动,患者在得到有效处置的情况下,通过绿色通道迅速转诊到市人民医院。
“我们经过测算,通过这样的机制可以平均为病人节约近20分钟的急救时间,尤其是对于脑梗病人的急救,时间更为宝贵,这20分钟可以减少约2000万脑细胞的死亡,减少致残率。”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剑平介绍,通过联动机制,急性脑梗的静脉溶栓术、动脉取栓术、急性心梗急诊PCI等“黄金时间窗救命术”的时间显著大增,现在,东阳市人民医院急性心梗PCI的D to B的平均时间在60-70分钟。
均衡山海资源布局
“输血”不如“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丽水市青田县人民医院、温州市洞头区人民医院、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和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结对以来,该院向每家托管分院派驻至少12人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专家团队长期驻扎,积极推进结对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三大救治中心建设,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专家一对一技术指导青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为心脏疾病患者诊治。
驻分院专家采用一对一导师帮扶形式,通过带教查房、手术跟台和门诊跟诊等形式提升帮扶效果,培养后备学科人才队伍,以点带面,带动科室和整个医院的迅速发展,力求打造“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服务团队,让普通手术和常规手术做到总院和分院同质化,让当地群众安心留下来。同时协助分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开展在线医疗服务,通过搭建5G平台,各医共体分院和中心卫生室通过5G云门诊可以直接与总院专家实时对话,使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邵逸夫医院结合海岛实际环境,与舟山市普陀医院共同打造海上“共富方舟·健康守护”项目,通过岛际巡回航行的方式,每月登临2个小岛,覆盖16个住人岛屿,为3万多位悬水小岛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监测、应急救治等同质化服务,并以数字化手段贯穿实现闭环管理,切实解决海岛群众看病难、配药难、急救难等痛点难点问题。
打造专科金字招牌
县域医院是保障县域百姓健康的主要阵地和县域百姓看病的主要场所。临床专科建设是提高县级医院疑难重症诊治水平的关键措施,是推动实现“大病不出县”的重要抓手。
要问成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优质医疗服务的密钥是什么,“品牌专科”是台州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给出的答案。该院基于学科前沿变革、区域疾病谱特征及自身条件,按照“优势学科强起来、弱势学科扶起来、紧缺学科建起来”的建设理念,把专科基础、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医疗质量、科研教学、对外合作交流等全部纳入评价,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分层次确立学科建设目标,细化年度不同层级学科建设任务与具体举措,分别对一、二、三层次学科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导与考核,形成全方位激励政策,实现分层次科学管理。深化党建引领、医教研融合、医院人文建设、精细化管理、多元化经营等五个工程,为临床专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同时成立多学科联合急救小组,针对产科、创伤、消化道等不同原因的出血,运用介入动脉栓塞术等技术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成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小组,开通绿色通道,形成急诊室、心内科介入治疗小组、导管室的联合救治网络,创造了心梗患者从入院到血管打通只用39分钟的救命记录。
浙江省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说,随着浙江省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地和深化,在技术资源和诊疗水平的赛道上,县级医院未来还将大有可为,为浙江“两个先行”打造更为牢靠的健康保障基石。(郭长佳 汪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