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110千伏瓶镇变电站附近,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正在开展无人机多专业自主协同巡检测试。

近年来,杭州电网规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无人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日常巡检中。随着各专业基于不同应用场景配置的无人机巢的大量应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人机巢部署区域重叠、资源利用率不高、专业穿透性不够等问题。
在此背景之下,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关于加快设备管理专业无人机规模化应用的要求,联合国网浙江机巡管控中心,在余杭区试点建设“资源整合、集中监控、统一调度”的输变配一体化无人机巡检示范区,力求实现无人机在各专业的穿透协同,各应用场景下巡检作业无人化、过程智能化、管控信息化,实现安全、质量、效率、效益整体提升。目前,该示范区共有无人机巢13处,巡检覆盖面积已覆盖余杭区瓶窑、仓前、仁和、中泰等主网设备核心区域。
“通过输变配一体化平台进行巡视,无人机巢相比单一专业覆盖,巡视范围增加67%,巡视效率提升22%,飞机利用率提高47%,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同时还降低了夜间巡视、山区巡视的作业风险。”无人机示范区建设负责人姚广元说。
如何实现多专业协同巡检?姚广元介绍,在无人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下发飞行任务工单,形成“双机巢双专业对飞”“多专业协同轮转”等对应巡检策略依次执行。同一批次作业启动前,无人机还会进行安全自检,对机巢周边环境及航线环境进行检测,确保作业安全。
在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期间,无人机一体化巡检模式将为示范区域主配网设备的运维保障增添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主配网设备的通道巡视、故障特巡、应急处置等工作质效。
据悉,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将深化输变配一体化巡检模式,在余杭区全域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打造区域专业融合、输变配一体、网格巡检的实践样板。(张蕾 黄中华 梅佳琛/文 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