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举行的首届“吉利杯”新能源汽车校园技能大赛传来喜讯,吉利临海教育中心的周天成等3名中职学生及教师,从全国37所院校的102名参赛选手(其中教师组37人)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
今年,浙江省临海市以工匠学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和构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工匠人才”三级培训体系,努力打通“匠苗—匠人—匠师”全流程成长通道,给工匠技能提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了解,近年来,临海市新培育技能人才约4.4万人,培育产生浙江大工匠1人、浙江杰出工匠1人,浙江工匠15人、浙江青年工匠25人。
专业化构筑“匠苗”孵化摇篮
5月19日,在临海市总工会等部门指导下,吉利集团与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吉利技师学院、临海市豪情汽车工业学校签约共建临海市首个工匠学院。
“成立工匠学院,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技术院校走产教融合、产改育人之路,以‘职业化、标准化、专业化’模式,构筑‘匠苗’孵化摇篮。”临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董先米说。
受聘担任工匠学院院长的全国劳模、技术能手吕义聪表示,工匠学院打造“企业工匠+学校导师”育人模式,以各大企业中的浙江工匠、台州工匠、临海工匠为骨干组成工匠导师团,通过合作育人机制、师带徒机制、导师引领机制,开展“工匠课程进校园”活动,使临海市各级工匠的集体教育作用在工匠学院得以充分发挥和认证。
同时,工匠学院还搭建了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建立“1+X”技能型社会职业体验中心,以工匠学院为中心,辐射学校、企业、行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汽车行业社会培训(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开展行业大师(工匠)沙龙、论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让工匠学院成为“匠苗孵化器”、企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高标准构建“三匠”培育平台
职工全流程成长通道的打造,成长成才是重中之重。争当劳模工匠先进人物是培养职工成长的长远目标,也是职工成才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临海市总工会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36家,先后指导组建“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等3个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劳模工匠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将创新工作室及其联盟打造成为助力“匠苗孵化”“匠人催化”“匠师转化”的“三匠”成长平台。
工作室以劳模工匠为引领,以企业工匠为骨干,以职技校师生为辅助,成立联合攻坚团队,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为临海培育各行业高技能人才。
来自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浙江工匠王光挣,是王光挣模具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与指导下,多名工作室成员已逐渐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陆续获得国家高级技师职称、“全国优胜奖”和“集团技能能手”等荣誉称号。
临海市各创新工作室每年负责牵头各类项目研发、项目攻关、项目技改、创新管理等创新项目立项总数达150多个,创新工作室成员参与所在单位各类项目攻关、研发、技改等项目800多项,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多维度激活“万匠”成长动能
从一名机修钳工成长为“浙江工匠”,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职工胡锦春是工匠培育新模式的受益者。
“我参加了学历提升班,拿到了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相关专业毕业证书,不仅得到了工会的学历提升补贴,企业还给我涨了工资!”胡锦春说。
临海市总工会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多维度激活工匠成长动能。以“万名工匠”培树工程为引领,广泛开展“最美产业工人”“杰出临海工匠”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在人大代表提名、评先树优等工作上,也加大了对工匠的倾斜力度。今年,来自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的浙江工匠费少标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据了解,目前临海市已初步形成了股权激励、技术贡献奖励、项目奖励、技能竞赛奖励等多种模式,拓宽工匠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企业与职工共享共富。
此外,临海市还创优暖心服务,加大对工匠及其子女在教育、公共卫生、职工健康、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工匠的后顾之忧。推出“人才金卡”“工薪贷”普惠金融项目,根据产业工人专业技术职称,给予提高授信额度、降息让利等优惠;积极开展“假期宝贝”系列活动,去年为5000 余名工匠子女提供假期托管服务,解决了工匠们“带娃”的难题。(张建国 朱霄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