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做实三篇红色文章
余杭扛起勇挑大梁使命加快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
中共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 刘颖
20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正确指引下,余杭区坚定方向不偏航、保持定力不动摇、接续奋斗不懈怠,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凝聚发展动力,切实把“八八战略”绘就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美好的实景图。
深刻领悟深沉厚重的文化情怀,持续擦亮良渚文化“金名片”
我们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统一,努力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特别是近年来,不懈推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高起点规划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落户杭州国家版本馆,并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举办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
守护好中华文明圣地。在中央和省、市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体制,制定实施《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法规规划,创新实施城市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等机制,形成了“专职机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遗址保护“特区”模式,为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奠定了坚实基础。定期编制上报良渚古城遗址监测年报,开展国际文化交往,区代表团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交流学习,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在国内有效落地转化。
开创大遗址保护先河。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成立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围绕文物“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多维立体安防体系,每年开展巡查近2万人次,巡查里程近10万公里,“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获评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全面提升保护能级。成立良渚研究院,出版良渚丛书等学术专著30余册,组织撰写涵盖保护管理、遗产展示的各类学术论文36篇,为中国大遗址的科学保护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赋能后申遗时代发展。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群众喜闻乐见,积极探索创新文化遗产活态利用有效路径,持续办好“杭州良渚日”活动,成功举办“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等国际交流活动。深入挖掘利用良渚文化IP,打造500余款良渚文化衍生产品,《良渚》纪录片成为浙江唯一入选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抢抓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等重大机遇,嵌入式传播良渚文化,设计精品游线,打造网红景点,带动周边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相融合,打造大遗址保护利用典范和文旅融合发展样板。
深刻领悟“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城市新中心建设大场景下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区)、美丽乡村示范县(区),被授予浙江首批乡村振兴领域最高荣誉“神农鼎”,成功列入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深入挖掘村庄在山水格局、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独特性,因地制宜编制实施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全省率先启动打造“未来乡村试验区”,引导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系统开展村庄空间梳理、功能植入、农房改造、降围透绿、庭院美化、管线序化和村道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5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个、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6个,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685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切实守好耕地红线,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6.89万亩,粮食作物年播种总面积22万亩,多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称号。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着力构建“乡村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工厂”的数字化生产格局,建成省级数字农场3家、数字牧场5家、数字渔场4家,总数位列全市第一,获评全省首批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深化农文旅融合,以入选浙江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县为契机,积极探索“强村公司”“片区组团”等模式,推动文化地标、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农业园区等串珠成链,让美丽成果加快转化为美丽经济。
打造共富示范新样板。加大“三农”人才引育力度,在全国率先探索引育农村职业经理人模式,出台“三农”人才新政,全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总量2.5万人,市级人才1186人,农创客906名,累计招录农村职业经理人23名,“三农”人才存量和增量位居全市第一。借鉴山海协作发展模式,在区内构建未来科技城与西部五镇“1+5”山城协作机制,开展留用地指标换房产、飞地抱团项目、组建“强村公司”等探索实践。2022年,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9.44亿元、村均660万元,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7076元增加到51384元,收入增幅从2007年起连续16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5∶1,位居全省最优行列。
深刻领悟基层治理的根基所在,深入践行新时代“浦江经验”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浦江经验”,丰富拓展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实践,入选全市唯一、全省首批信访工作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连续5年进入全省平安考核前十,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夯实民主法治基础。深化径山镇小古城村“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实践,由点及面带动“草垛议事”“青山祠评”等民主协商机制运行,形成了民主协商“四议六步法”。建成全国和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45家,全区213个村(社区)“两约”审查率达100%,法律顾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达100%。自2020年以来,全区镇街行政争议发案量实现三连降,其中行政复议发案量、行政诉讼发案量、纠错案件量分别下降29.2%、28.6%和80%。
推进信访多元化解。弘扬践行“浦江经验”,全面实行区领导带头下访、镇街领导随时接访、村社干部上门走访的“三级大接访”工作机制,充分了解信访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在争取群众理解、信任中实现矛盾化解。大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系统化、专业化、数智化建设,依托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开展访调对接工作,强化区大调解协会牵头抓总作用,集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类调解组织60余家,发挥好“共享法庭”作用,形成“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初始、息访在县域”的良好信访生态。2022年,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3.3%、越级访总量同比下降51.8%、基层事项化解率达99.2%,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引擎”,率先建成全省首家区级数智治理中心,聚焦区级层面风险高发11大领域,归集88个风险模型,研发社会治理统一工作平台“余智护杭”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以及“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应用”,日均发现和处置风险隐患700余件,80%以上风险隐患通过AI智能处置复核,处置效率提升75%以上,获全省改革突破奖金奖。打造开放式新型纠纷调解服务,创新开发“可信云调解”场景,线上融合6类调解资源、324家调解组织、2000余名调解员,搭建“调解服务金银铜榜、准入名册管理一件事、全量纠纷数据池”等场景,实现纠纷数据统一归集、存储及调用,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和各类矛盾纠纷。
实践充分证明,“八八战略”实施得越深入、越持久,就越彰显出无穷的思想魅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和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余杭区将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具体实践,坚决扛起大区勇挑大梁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