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26 18:22: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 用好考核“指挥棒”

字体:

 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干部日常考核有机结合,把“考人”融入“考事”之中,通过考核指标分解、建立清单、动态管理,考实考准各级干部,塑造“分道赛跑”“干有方向”的良好生态

  “大事小事一锅煮”,差异化考核未落到实处。个别地方未做到分级分类、优化指标,考核“一刀切”现象仍然存在,仍面临考不到重点、考不准实绩、考不出优劣的问题

  通过创新探索差异化考核办法,基层干部考评实现从“单一考”变成“综合考”,让考核考出正能量、考出高质量,进一步提振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的热情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江苏省明确23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下”的情形,以制度保障“下”得合规、合理、服气,彰显出“让有为者有位、请无为者让位”的鲜明导向;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表彰各领域先进典型,命名100名“担当作为好干部”,已有70名得到提拔重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大力提拔使用“狮子型”“老黄牛型”“出彩型”干部,坚决不用“孔雀型”“鸵鸟型”干部,让“不干事的挪位子,干成事的升位子”……

  近年来,浙江、山东、山西、陕西、广西等地均开展了省级“担当作为好干部”的评选,通过机制创新把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到位,良好的制度激励使得干部有为、有位、有奔头。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各地各部门也坚持把干部考核作为评价工作质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手段,着力完善机制,优化考核方法,强化结果运用,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多地采访了解到,有的地区和部门单位在干部考核过程中仍存在指标设置不合理、“一刀切”、“唯增论”、“考用分离”等情况,容易引发考核失真、导向失灵等问题,挫伤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

  多位受访基层干部建议,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完善考核体制机制,提升政绩考核的精准性、科学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更好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

 科学考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评价体系的差异化、科学化、精准化,是多地干部考核机制的重要内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地对“考什么、怎么考、怎样用”进行系统设计,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印证,有力惩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领导干部考核和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的机制不断健全、方式不断完善。

  干什么就考什么,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干部日常考核有机结合,把“考人”融入“考事”之中,通过考核指标分解、建立清单、动态管理,考实考准各级干部,塑造“分道赛跑”“干有方向”的良好生态。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按照功能定位、区位优势相近原则,将76个考核对象划分为6大类别,分别设置关键性、引领性、差异化考核指标,做到一个类别一张“考卷”,实现同类竞争、同台竞技。

  细化考核指标之外,多地还着力营造干部分级分类“打擂”比拼机制,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该县实行驻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划分线下观摩学习和线上总结比拼两个板块,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党建网格化引领基层治理等工作,锻造出一支能打能拼的“头雁方阵”。

  搭建多维坐标轴,画好干部“立体像”。不少地方从政治素质、本领能力、群众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搭建以事察人、知事识人的坐标轴,立体化考准、考实、考细干部,为精准科学识人选人用人打好基础。

  江苏省系统设计三张考卷:一张为“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卷,以“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加减分”方式明确考核内容,差异化考核、突出区分度,引导各级干部“跳起来摘桃子”;一张为“党的建设成效评价”卷,突出政治统领,聚焦提高干部素质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注重以“小指标”撬动解决“大问题”;一张为“社会满意度评价”卷,由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开展民意调查,让群众的“好差评”成为干部的“正衣镜”。

  此外,多地注重一线锻炼“引跑”,常态化选派干部到专项督查、援派帮扶、招商引资等改革发展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为例,当地把基层一线作为发现识别年轻干部的“主考场”,2022年选派9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工作,2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奖优罚劣同发力,让有为者“有位”。多地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积极实践奋斗者有奖、“躺平者”必罚的有效机制,推动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为例,当地依托综合考核体系建设,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举,全面落实一次性奖金、绩效奖上浮、优秀比例倾斜等实质性奖励,同时在全区“新年第一会”上对综合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让担当作为干部真正出圈站“C位”。

  除了正向激励,多地还实行负向约束,引导干部自觉摒弃“为官不为”。2023年初,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县委书记和县长为“蜗牛”项目责任单位颁发“蜗牛奖”,此前浙江缙云、江苏泰州、贵州遵义等地也颁发过类似的反向激励奖,使得懒政怠政的“拖官”无处遁形。

  记者采访发现,各地注重把考核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考核干部,既看见效快的“显绩”、也看周期长的“潜绩”,既看“平时”的工作实绩、也看“战时”的应急能力,既注重组织考察、也倾听群众公论,奖优罚劣、双向发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驻村干部杜霁(左)在走访村民(2023年11月1日摄) 陈思汗摄/本刊

  部分考核仍存偏差

  近年来,各地更加注重完善考核机制,从认识和实践层面引导干部“干什么”“怎么干”。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地区和部门单位考核仍不够科学精准,甚至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影响基层干部履职尽责与担当作为。

  “大事小事一锅煮”,差异化考核未落到实处。个别地方未做到分级分类、优化指标,考核“一刀切”现象仍然存在,仍面临考不到重点、考不准实绩、考不出优劣的问题。

  例如,有的地方为求经济增速,不分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产业禀赋等因素将招商引资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有的地方虽设置了差异化考核指标,但受人口数量、城乡比例、产业基础等客观因素影响,加上信访、拆迁、乡村产业升级等重点工作的难度不同,难以在同一维度下实现精准对比。

  “为数据奋斗”令干事创业变了味。数据指标是各类考核的量化表现,但个别地方要求考核数据“只准增长不能下降”,更有甚者想办法“美化”数据。

  过度强调数字增长的考核倾向,可能带来副作用。例如,政府贷款不良率的下降幅度,被作为一项重点考核指标,结果当地不良资产率最低的县,这项考核每年都在全市垫底。“这意味着如果想要提高考核排名,就得先把政府贷款不良率提上去,然后再想办法降下来。”当地负责人无奈地说。

  专家认为,个别地方为完成考核而产生的买卖指标、数据造假,影响考核工作的精准性,造成经济社会数据失真,不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过度考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考”。个别地方五花八门的考核指标,让少数基层干部变成考核“工具人”,白天为考核指标找门路,晚上才能研究本职工作。

  基层干部反映,分摊给基层的考核任务量年年上涨,重压之下容易让基层工作偏离正常轨道。

  一头是考核压力大,另一头是考核缺少协调性。基层干部说,来自上面的考核任务“层层泄洪”,基层应对“纵向考核”的压力大。有的条线部门的上级单位在考核中“各说各话”“各管各摊”,不利于基层工作的统筹推进,还影响了基层日常工作与相关考核精准度。

  评先选优“考用分离”影响干部积极性。尽管各级部门都要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但个别地方和部门单位仍然存在考核考评与用人“两张皮”现象。

  一位县委书记表示,评先选优活动是为了选出工作干得好、有担当的干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但在个别地方,干部荣誉“得了也就得了”,后续却“任用缺位”。

  有受访基层干部表示,如果“干多干少一个样”“评不评优没区别”,这也容易让少数干部选择“躺平”,不愿担当。

  在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镇五道沟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干部职工和群众在义务压沙(2024年3月19日摄) 郭刚摄/本刊

  变“单一考”为“综合考”

  科学的考核,能够更好激发担当作为。通过创新探索差异化考核办法,基层干部考评实现从“单一考”变成“综合考”,让考核考出正能量、考出高质量,进一步提振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丽说,纠治部分地区和部门单位存在的考核不良倾向,需进一步完善考核工作体制机制,提升政绩考核的精准性科学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使考核成为政绩的“度量衡”、用人的“刻度尺”、发展的“助推器”。

  横向纵向考核相结合,差异化考核走深走实。一方面,根据工作实际让考核指标分级分类、统筹协调,提升人由事考、知事识人的精准度,使干部考核更有效。山西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庞丽峰说,考核需减少不合理指标的设置,特别是要减少或取消与本单位业务无关的“额外指标”,将部门间“横向考核”与条线单位“纵向考核”有机融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另一方面,在具体指标设置上,建议充分考虑地区和部门单位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社会条件、历史因素、功能定位等,将差异化考核要求落到实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玉瑛建议,通过精准、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减轻干部的负担和压力,让干部轻装上阵,以考促学、以考促干、以考促效,变“疲于应考”为“干事迎考”。

  显绩与潜绩并重,破除“唯增论”。干部考核要坚持显绩与潜绩同步推进,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质感。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马雪松说,需构建和完善全面考核干部的指标体系,既考核发展任务,又考核制度执行,既考核干部的显绩,又考核潜绩,既关注短期效果,又关注长期效应。

  多位基层干部说,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对地方工作与干部能力提出新要求,干部考核工作同样需要打破对增速指标的盲目追求,鼓励干部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大胆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多种考核互为补充,提升考核的科学性。统筹推进绩效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等考核模式融合,形成考核工作链条的闭环和互补,让干部考核变为“综合考”。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原副巡视员刘剑辉建议,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应相互衔接、互为印证,吸收运用巡视、审计、督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等成果,以综合评判的方式考察干部,增强考核结果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尚虎平建议,考核工作既要注重组织考察、也要倾听群众公论,要走群众路线,通过统计部门、社会调查机构、网络问政、市民热线等多种方式了解群众的意见,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干部工作的检验者、评判者。

  强化“考用结合”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对基层干部的最好激励,也是调动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在多位受访基层干部看来,突出和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成为鲜明导向,提拔任用一批“担当作为好干部”,形成“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效果。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帮助基层干部查找不足,传导压力、激发动力,激励基层干部更好担当作为。要注重把考核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考核干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调研组:晏国政 张丽娜 孙亮全 陈国峰 朱文哲 王俊禄 柯高阳 何慧媛 冯候)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