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4/03 13:30:00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长三角见闻:农旅融合 乡村蝶变引客来

字体:

  新华网杭州4月3日电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各地陆续迎来踏青赏景的好时节。走在浙江温州的乡村田野,一边是油菜花、樱花等乡村花海,各美其美,一边是游走田园、休闲观光、研学体验等多维度的“村”游模式不断翻新,一股“农旅”风正在山间、林中、海边蔓延开来。

  乡村变美圈粉的背后,是近年来温州以“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而乡村旅游的兴起也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田园风光。新华网发

 扮靓乡村“颜值”实现乡村增值

  沿着山路驱车而上,在瓯海区泽雅镇纸山之巅“藏”着一个北林垟田园综合体。这里集山地特色农业、休闲度假养生、亲子体验娱乐、农业研学教育为一体,一年四季皆可游玩。

  “变身”之前,林垟村是一片荒芜的农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该村通过统筹村内核心区600余亩土地,让荒田摇身一变成田园。“村里引导我们种稻、种花,四季都有规划。风景有了,游客也来了。”林垟村村民面向身后的花海介绍道。

  除了稻田、花海,综合体内还有民宿、农家乐、露营基地、农业研学等项目,全新扮靓后的北林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近年来,像北林垟这样以农业为主导的田园综合体在温州悄然走红,解锁了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成为不少市民近郊游的一大首选。目前,温州共有市级田园综合体11个,升级后的田园风光成为“流量密码”,加速吸引人气、资本、项目,实现乡村增值,助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一景。新华网发

 守住“乡土气息” 激活乡村“价值”

  坐落在楠溪江畔的苍坡村历史悠久,被誉为“千年宋庄”,村内仍保留着以“文房四宝”为理念布局建造的宋代建筑。有别于新建的田园综合体,针对苍坡这样的古村落,温州在乡村建设中坚持活化利用、以用促保,既能留住“乡土味”,又能实现古建筑“价值”。

  据了解,修缮古建筑的同时,苍坡村一边开展新村提升改造工程,一边鼓励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融入整体布局规划,促使老房变民宿,乡愁成“网红”。稻田艺术、农耕文化、丰收“晒秋”……“活”起来的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

  该村相关人员表示:“以前游客来只能拍拍图,最多也就待上两三个小时。现在引入新业态、实现农旅融合后,游客留下来能玩上一整天。”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温州楠溪江景区客流指数排名浙江省第二、全国第四。苍坡村正是其中主要旅游项目的一环。打卡过“年味苍坡”活动的游客张春晓表示,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这种体验方式正好能找回一些乡愁记忆,引起他的极大兴趣。

  “现在的乡村旅游,已经从早前的消费环境向消费场景、消费创意转变,除了新开发的项目,传统的民俗和非遗也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吸引力。”温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乡村建设不仅要让乡村蝶变,同时也要让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和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这样的农旅融合发展也让古村彰显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温州市乐清市龙西乡石斛瀑布景观。新华网发 卢永顺摄

 “文旅+产业”双翼齐飞 拓宽乡村致富路

  当下,蝶变的温州乡村,不仅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乐园,也开启了乡村人别样的致富路。

  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利用闲置边坡进行石斛种植,并在石斛种植区设置喷淋养护系统,形成了别具风格的石斛景观。这是该村探索特色“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新尝试,吸引了不少游客,也为村集体经济拓展了增收渠道。“项目开设以来,已陆续为村里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进一步带动集体增收、百姓致富,村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下山头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瑞安市曹村镇将万亩农田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区,同步推动“田园+文旅”“田园+民宿”产业大融合,带动全镇14个村、近5000名农户实现增收。

  随着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温州各地也纷纷借力发展各类相关产业,走出一条“文旅+产业”的全域旅游特色共富路。如洞头区围绕“海”字文章培育海洋产业新业态,打出渔旅融合“特色牌”;泰顺、文成两县依托生态环境打造旅游度假区;苍南县借助海上资源开发新能源产业,带动海洋蓝色旅游提升……

  乡村旅游火热的同时,各类农特产品销量大增。村庄美了,村民富了,越来越多曾经离开乡村的人以及投资者又再次返回乡村、定居乡村,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同绘就一幅“村美、业兴、人和、共富”的乡村新画卷。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统筹:胡炎桢

  文案:黄佳佳

  核校:韩冰玉

  设计:战晓菁

  供图:温州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