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17日电 九层高的标准厂房,生产设备在几十米高空运作,在全国工业百强县浙江温州瑞安市,这种设备上楼、生产上楼的场景越来越多。近年来,瑞安实施“工业上楼”计划,一幢幢楼高四五十米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成为促进产业集约高效发展的重要载体。
浙江名瑞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工业上楼”,用螺旋坡道解决企业楼内垂直运输难题。新华网发 孙凛 摄
“寸土”产“寸金”
瑞安市经信局产业投资科,科长薛道波电话不断,多是与企业用地需求有关。
薛道波介绍了2024年企业工业用地需求情况,涉及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高分子材料、时尚轻工等各个行业。根据“数据得地”前期企业申请、情况排摸,2024年,瑞安市工业用地需求456家、需求面积8598亩。“这个是目前的数据,未来还会动态增加,总的来说,瑞安工业用地是供不应求。”薛道波说。
瑞安人均土地资源匮乏,工业用地更是紧缺。尽管瑞安现有工业用地总面积4.3万亩,工业用地总面积、宗地总数均列温州市第一,但仍不能完全覆盖当地企业需求。
面对现实困境,如何用更少的地做更多的事?“工业上楼”打开了破题的思路。
浙江名瑞“工业上楼”后,汽车停楼顶。新华网发 孙凛 摄
“工业上楼”,简而言之,就是将传统单层铺开的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层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办公,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密度。据介绍,传统印象中的工业厂房多为一至三层,而“工业上楼”的厂房容积率要高于传统厂房,建筑高度一般在24米以上或6层以上。
“简单地说,‘工业上楼’让占地面积保持不变,通过提高容积率,向上要空间,实现土地利用率、产出率的‘跃升’。”薛道波说。
近几年,瑞安“工业上楼”不断发力,2022年出台的《瑞安市支持老旧工业区(点)改造政策》里明确提出,引导企业“向上要空间”,推动企业“应上楼尽上楼”,打造出一批“工业上楼”的示范样板。
空中叠出一个“工业城”
走进瑞安市云周街道马头老旧工业区,一座座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高的有14层,最低的也有7层。原先,这里以传统的一层铁皮厂房为主,存在产业层次低、产出效益低等问题。经过改造提升,园区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企业效益也随之增加。
马头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中。新华网发 孙凛 摄
“搬到新厂后,整个生产空间大了,生产线由原来的四条增加到现在的六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九条。我们去年的产能是300多万双鞋,今年计划增加到500多万双。”浙江名将鞋业有限公司注塑事业部总监周华说。
名将鞋业的蜕变只是马头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后的一个缩影。待其整体投用后,预计入驻企业16家,实现腾笼换鸟,总产值也将从8亿元升至20亿元以上。
“如果不是向上要空间,我们根本没法释放产能。”浙江名瑞副总经理涂雅丽说,通过“工业上楼”,企业厂区的使用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随之一起增长的还有企业产值——近两年企业产值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增长至五六亿元。
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工业上楼”这一行动中来。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瑞安实施“工业上楼”项目103个,预估增加面积约92万平方米,涉及时尚轻工、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等多个产业。
92万平方米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置信工业城是瑞安首个大型工业综合体,总用地面积33.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9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56家。简单换算,瑞安近三年“向上生长”的面积相当于再建一个置信工业城。
瑞立集团的九层智能制造项目厂房。新华网发 孙凛 摄
“安全”才可上楼
“工业上楼”,缓解了工业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让政府、企业、园区多方受益。但“工业上楼”,绝非简单的厂房堆叠,而是对厂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相对较高的安全标准就是其需要直面的。
据了解,“工业上楼”必须涉及厂房层高、运输、承重、载重、建筑高度、能源供应、消防安全等方面,需要更加重视工业楼宇的安全保障系统建设与维护。较早探索“工业上楼”模式的深圳,近日发布《工业上楼建筑设计通则》,设计了包括环保安全、减振隔振、垂直交通、设备载重和工艺需求在内的“五要素模型”,来评判各产业生产工艺是否适宜上楼生产。
安全,也是瑞安相关部门提到“工业上楼”时的一个高频词。“‘工业上楼’安全尤为重要,厂房设计中还存在‘企业不懂建筑、建筑不懂生产’等问题。”薛道波说。目前,瑞安相关部门专门细化“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南,一般要求容积率不低于2.0,明确平面设计、层高承重、减振隔振、垂直交通、货梯、吊井等指标参数,确保集约安全有序。
“从整体来看,我市‘工业上楼’尚处在探索实施阶段,更多的是物理空间上的高度集约,如何带来产业链条、产业结构新的‘化学反应’,可能是下步探索的方向。”瑞安市资规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缪玲珑说。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统筹:胡炎桢
文字:周筱隆
设计:梅渊
核校: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