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歌声中,大陈的邻里纠纷“唱”没了,婆媳矛盾“唱”淡了,“十佳绿化示范户”“文明和谐家庭”等在小小村落不断涌现
借助村歌带来的热度,村民“秀”文化、“卖”文化,大陈村以“产村人文”融合发展的思路,努力打好文化牌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段菁菁
“大陈在心,人人风景,人人楼台庭园,人人相爱相亲;大陈在心,处处心景,处处村歌响不停。”
在有600年历史的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几乎人人会唱这首村歌《大陈在心》。
大陈是“全国村歌发祥地”。除《大陈在心》,大陈的另外两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全村也几乎人人会唱,甚至唱向全国。
村歌传唱中,村规民约入耳入心、文明乡风落地生根、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村歌,渐渐成为大陈治村的秘笈。
“村规不是为写而写,村歌也不是为唱而唱,我们唱村歌,唱的是村子流传数百年的文化。”卸任不久的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唱出治村新路
古街道青条石铺筑,前店后坊阁楼林立,巷弄纵横交错……大陈村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长久以来,自然风光与古村文化并未转化为财富。
在村民傅慧清的印象里,十多年前的大陈村垃圾满地、污水横流,村里农产品销路不佳,青壮年大都背井离乡,在外打工谋生,村民之间也纠纷不断,人心涣散。
2005年,退役军人汪衍君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面对村内错综复杂的情况,汪衍君意识到:管村先管人,治村先治心。想到“我们在部队的时候,经常教战友唱歌提振士气”,汪衍君突发灵感:何不来一首村歌,让全村人一起唱,激发村民士气?
汪衍君的想法是,村规民约是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涵养崇德向善的重要抓手,把村规民约融进村歌,让群众在哼唱中熟记并遵守村规民约,这种力量见于无形处,而且更自发持久。
歌声中,全村推行“一把扫帚”制度,打出拆除违法建筑、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等一套“组合拳”,小山村一改昔日的“脏、乱、差、臭”景象,旧貌换新颜;
歌声中,村民找到久违的自我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看到地上有游客丢下的果壳,村民会悄悄弯腰捡起,放进垃圾桶;听说村里要修路,涉及的农户二话没说,主动拆迁,配合修路;
歌声中,邻里纠纷“唱”没了,婆媳矛盾“唱”淡了,“十佳绿化示范户”“文明和谐家庭”在小小村落不断涌现,村里有什么事,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谈到大陈村村歌为何有魅力,有专家说,村歌比一般说教更容易为群众接受。琅琅歌声中,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潜移默化中感知、认同、领悟、践行新生活方式。
由大陈村联合小百花越剧团共同打造的村歌剧《大陈见面》剧照(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唱诵文明乡风
汪衍君眼中的家乡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但他返乡时发现,因种种原因,一些传统文化不但没有推陈出新,反而变味。比如,在大陈村沿袭数百年、每年庆贺秋收的“老佛节”,一度成为村里比吃喝、比排场的比赛,仿佛谁家客人请得多,谁家吃喝最热闹,谁家的面子就大。“这样的面子不是真面子。”汪衍君说。
汪衍君介绍,大陈村的第一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取材自大陈汪氏祖先“见面认子”的故事,传递的是孝道文化。唱着这支村歌,大陈人明白了,真正的面子不是谁的排场大,而是精神充实。
传统的民俗被赋予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后,曾经“走味”的“老佛节”从此脱胎换骨,变身“大陈麻糍文化节”。
在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节日里,大陈以村歌为引领,有了百人舂麻糍擂台赛,有了土特产展销与风味小吃品尝摊,也有了村民评出的“好媳妇”“好青年”、文明家庭表彰仪式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为筹备好“大陈麻糍文化节”,村里成立威风锣鼓队、女子腰鼓队、排舞队、民间坐唱班等民间文艺团队,并特地聘请相关老师辅导教艺。村民在参与文艺活动的过程中,同步增长了见识、尝到了乐趣,审美情趣、思想觉悟等也在润物无声中提升。
2009年,“大陈麻糍文化节”被浙江省文化厅正式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大陈村最响亮的文化招牌。
一个村的文化建设搞好了,就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幸福感。大陈村脱掉了贫穷的帽子,从“后进村”变为“后劲村”。
唱响振兴之路
村歌不仅丰富了大陈村民的业余生活,凝聚起人心,而且在传承文化中催生了兴村富民的新产业。
大陈村的村民有两件事百做不厌:一是唱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二是吃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村民说,随着《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传唱度越来越高,大陈面的名气越来越大。近年,大陈村通过建立标准化厂房和采用机器制面,年产量从300吨增长至5000吨,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为进一步打好文化牌,大陈村按照“产村人文”融合发展的思路,深入挖掘大陈历史文化,打出一套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组合拳。
与此同时,借助村歌带来的热度,村民“秀”文化、“卖”文化,推出统一品牌“大陈有礼”。
“我做糍粑做了三十多年,从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生意。”傅慧清曾凭借手工打制的糍粑,创造了3天卖出1万元的佳绩。“现在靠卖农产品,每年有六七万元收入。不用外出打工,家门口也能挣到钱。”
借助村歌文化的叠加效应,大陈村乡村休闲旅游风生水起。近年,大陈村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并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吸引不少游客旅游,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不光是村民。近年大陈村也成功实现集体经济转亏为盈,从原来的负债变为如今百万元的收入。
村歌的故事还在继续。
近年,浙西首部红色村歌主题实景剧《你好江山》和沉浸式村歌剧《大陈见面》先后在大陈村诞生。剧中参演的演员大多是大陈村民,在实景剧演出期间,村民不仅拥有展现自己的更大舞台,也拓宽了在家致富的道路。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琅琅村歌中,大陈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