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7月28日电(马江)1973年,浙江宁波余姚黄墓山下河床边,河姆渡遗址初露真容,出土的6700余件文物改写了中国远古文明发展史,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了7000年前。
这古老神秘的文化,该如何讲给世人听?课本里的历史名词和史前故事,是否能“活”起来?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引领更多人认识到探源中华文明的重大价值?三集广播剧《情系河姆渡》创新新形态、创造新话语,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传播价值,尝试给出答案。
扣人心弦,走进中华史前文化
稻田丰收,碧水荡漾,姚江平原生机勃勃。7000年前,先民在这里伐木建房、饭稻羹鱼、划桨行舟、制作器物,创造了史前文化。《情系河姆渡》把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创作成广播剧,三条故事主线在现实与想象中“丝滑”过渡,充盈着对祖先和祖先创造的文明的敬仰之情,艺术地表现出故事背后的文化情感。
故事从2012年第二代考古人秦国生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姆渡博物馆工作开始,他在执行第一个任务的过程中认识并了解了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者、第一代考古人季道平。跨越四十年,两代考古人接续完成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历史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作为该剧的另一条主线,季道平与7000年前的女孩“柳”的相逢,是与梦中祖先的相遇,是与心中美好向往的相遇,也是与念念不忘的信念的相遇。史前女子“柳”和季道平女友杨柳的转化,是七千年时空里的相互回眸。“今人可见古时月”,历史与现实重合,哲学层面的审美感受,使全剧有了更深一层的文化内涵。
秦国生作为全剧主角,剧情重点通过他的视角展开。他听前辈季道平讲河姆渡发现和发掘的故事,指导他实践,发现了新成果,再把两代人的河姆渡考古故事讲给听众听,叙事上的完整顺畅,让考古过程清晰呈现。
耳目一新,沉浸感受远古生活
剧中,季道平是在梦中“柳”的指引下发现河姆渡遗址的。Kai!Farka ka,ya yi kyau!Ya yi kyau!Zuwa da Maraba.Zo,zo,zo,zo,zo mana,zo mana...(意为:呀!你醒了,太好了!欢迎你。来,来,来……),这段来自《情系河姆渡》的远古语言给每位听众带去的感受各不相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设计、语言设计,让现场观众与古人相遇,深度体验河姆渡的情感和文化。
据了解,《情系河姆渡》主创团队深谙广播剧的艺术规律,用声音描述视觉形象,很好地进行了从视觉到听觉的转化。“一左一右两个鸟头,中间冒火的像是太阳!双鸟朝阳蝶形器,专家说质感像象牙。”现场文物介绍的方式通俗易懂,将一块动物骨头上的刻纹和质感用语言描绘出来,让听众不用看实物就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
《情系河姆渡》是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旅游、艺术与科技、艺术与市场结合的成果,展现了传统广播艺术积极利用新技术的创新探索。截至目前,该剧在央视频客户端点击量超400万次。由该剧改编的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在微信小程序播出后同样反响良好。
据了解,广播剧《情系河姆渡》及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已传播到了东南亚等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参与采写: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