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月3日电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口袋公园”展露新颜、“好人”故事层出不穷、文明实践随处可见……走进“千年商港”“德润之城”浙江温州,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蕴含着推动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近年来,温州以打造全域化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全民行动、全域联动,推动城市蝶变满目新的同时,让“文明雨露”滋养城市“精气神”。
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城市蝶变满目新
问起对近年来村里的什么变化最满意,瓯海区丽岙街道下呈村村民周胡汉不假思索:“‘空中蜘蛛网’不见了。”
周胡汉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他回忆道,以前空中线缆错乱,不好看也不安全。多个部门联合整治以后,让人放心又舒心。
据悉,自2020年起,瓯海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启动“空中管线”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实行“政企联动”“多方共治”“清存控增”三大机制,让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变身整齐划一的“五线谱”。
从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入手,一“改”到底,推动城市面貌焕新,这是温州城市文明创建的生动缩影。
龙港城市公园。新华网发 蔡正启摄
在乐清,粉刷墙面、捆扎“飞线”、畅通路面,这些看得见的改变,不断刷新着城区颜值;在永嘉,绿植点缀的村居、智能化的公交候车厅、彩绘的斑马线,基础设施的更新绘出乡风文明新风景;在龙港,扮靓农贸市场、改建“口袋公园”、打造交通微循环,家门口的“小而美”托起民生“小确幸”。
2024年,温州还推出“迎园博 讲文明 强品质”专项行动,重点突出四大领域、八项行动,力促精细化、精致化、精准化管理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城市蝶变按下“加速键”。
从“一隅”到“全域”,点滴变化推动城市蝶变。“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变化,让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有了更深的认同感。”温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风尚”融入“新日常”,幸福生活入画来
“家和万事兴”“葆真求善”“政宽以调民”……走进鹿城区山福镇驿头山根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分别刻着一条条“程氏家训”。据悉,村里将家风家训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形成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从而带动好乡风的良好风尚。
“这一文明举措,不仅让村民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让游客们也能切身感受到驿头浓厚的文化底蕴。”驿头山根村相关人员介绍。
无独有偶。洞头区通过大村带小村,带动居民养成文明旅游、垃圾分类、公筷公勺等好习惯;文成县因地制宜融合伯温家训,传承“孝德”之风,打造“孝文化”阵地;泰顺县发布“顺手文明”十大好习惯养成行动,将“顺文化”融入日常文明行为……
泰顺县开展“强城有我 顺手文明”文明实践市集活动。新华网发 温州市文明办供图
文明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放眼温州各地,在文明风尚的沁润下,从“改陋习”到“树家风”,从传统美德到乡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撬动了“大文明”。不少村民表示:“环境变美了,乡风民风也跟着变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温州广泛开展“浙风十礼”“做文明有礼温州人”、文明好习惯养成等素养系列行动,并通过举办各类有特色、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全市3856个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活”起来,将文明触角延伸到群众心坎上,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一处处乡风文明,一场场实践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提升着整座城市的文明气质。
用好“德治+”,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2024年以来,温州深入打造“温润之州·五德润城”基层德治品牌,以德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龙湾区通过成立“文明城市小哥联盟”,以党建领航、网格治理下的文明城市建设“合伙人”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力。大街小巷里,“城市小哥”利用工作之余化身政策法规宣传员、文明建设监督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等新身份,实地参与监督和管理。
龙湾区成立“文明城市小哥联盟”。新华网发 温州市文明办供图
平阳县鳌江镇“古熬大妈”调解团是当地“金牌调解员”团体。该县以“好人工作室”为载体,通过群众“身边人”化解群众“身边事”,让“好人们”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引路人”。
“德治+自治”“德治+法治”……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一批基层治理品牌在温州各地应运而生,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添动能。“我们探索出了更多德治融入基层治理的有益尝试和有效路径,随着更多力量的加入,一改政府独唱为群众合唱。”温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温州从未停下脚步。文明建设工作带来的新景象、新风尚正走入千家万户,充盈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绘就更加文明、更加繁荣的城市新图景。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写:胡炎桢 黄佳
设计:战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