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方记者眼中的西塘
 
  9月23日,法国《巴黎竞赛》中国专刊总编阿兰·普济、法国《欧洲时报》记者刘旭一行来西塘采访。

  从下午3时直到夜幕初降,阿兰先生背着他的照相机跑遍了西塘一条条街道、小巷和弄堂,用一位西方记者独特的眼光审视着西塘,捕捉着古镇的风情。在采访的间隙,记者采访了阿兰·普济先生。

  问:阿兰先生,您以前到过西塘吗?

  答:我已经第5次来中国了,这是我第一次来西塘,但我感到非常吃惊,这里的房子,这里的历史保存得这么好,真让人惊叹。

  问:西塘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答:原先的房子,原先的风貌,一个实实在在、非常真切的城镇。我以前去过一些古老的村落和城镇,如西藏、云南的丽江,但给我的感觉是,这些地方人工的痕迹很重,破坏了原先的历史感,但这里就不同。你知道法国人喜欢浪漫,这个古老的小镇可以让我联想起一些美丽的诗篇。

  问:您到过丽江,那里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现在,包括西塘在内的中国江南的六大古镇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您的角度看,西塘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感谢你直率的提问,我也可以给你一个坦率的回答。就我来看,西塘以前的保护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但西塘现在正在犯一个错误,在对古建筑的修复中,我看到你们使用了水泥,我想这可能会影响到联合国官员对西塘的评价。

  问:对居住在古镇的居民来说,一方面他们需要享受现代文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西塘镇需要保留它古朴的风情和生活方式,这两者的矛盾如何协调?

  答:我住在离巴黎80公里远的一个小镇上,这个镇因为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和众多古老的建筑而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我住的房子与这里许多的民居一样,前临街、后临河,这所房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我也碰到了相同的问题,需要对房子进行修缮。我拟定了一个修缮的方案,并自己动手做其中一部分修缮工作。为此,我还专门咨询了当地负责古建筑的专家。在法国,对古建筑的修缮审批是十分严格的,往往难以得到批准。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共同拟定了一个修缮方案,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尽量使用与原建筑相同的材料,只有在卫生间这些地方使用一些水泥材料。

  问:您对生活在一座被列入保护的小镇的古老建筑中有何感想?

  答:(笑)生活在这样一座房子里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我居住在这所房子里,但我感觉我不是房子的主人,我只是一个保护者。这所房子属于文化,属于历史,属于全人类,我有责任把它保护好。

  我将告诉我们的读者,这里的人生活在历史中,这里是很有品位的地方。我相信,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将会引起读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