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氏庄园之建筑形式
莫氏庄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历时三载,耗银十万两,于光绪二十五年竣工。占地四千八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六百平方米,大小房屋七十余间。
中国民居的庭园形式一般分为二种。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建造主、次要建筑,再在院子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筑以对称之次要建筑,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四合院”;另一种则在纵轴线上依次筑以主、次要建筑,在其左右两侧用回廊的形式,采用“廊庑”的布局方法,将若干单体建筑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而作为民居的莫氏庄园其整体建筑正是属于第二种形式:在纵轴线上筑以轿厅、正厅、退厅、堂楼厅等主、次要建筑,再在其左右用转曲有序的回廊,贯通南北的避弄等小建筑形式,把单体的堂、厅、斋、室等建筑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单体间自成格局,整体上又形成严谨方整的统一体系,既互相有别又互相联系。有分有合,各具风格,从而达到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的境界。再围垣以石、砖、瓦砌成集防风、防火、防盗于一体之六米高的风火墙,与外界相隔绝。虽居市中,几无声嚣。中国民居中的“廊庑”布局手法明显贯穿于庄园设计之中。
中国园林之造园手法,一向有隔则深,畅则浅之说,通常小院一般以“隔”而旷其深。莫氏庄园在其总体设计上采用了“隔”的处理手法,各单体建筑之间皆施以围墙隔之,大园包小园,外园套内园,使空间愈隔愈有变化,愈隔愈显深旷。以有限面积营造无限空间,形成了江南典型的封闭式砖木结构第宅建筑群体。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在《中国厅堂·江南篇》一书中把中国厅堂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即园林厅堂、第宅厅堂、衙署厅堂和寺庙厅堂,而莫氏庄园正是中国民居中第宅厅堂之典型实例。
二、完整的格局 舒畅的流线
中国传统建筑极讲究总体格局:完整的布局,舒畅的流线,左右对称,前后错落,高低有序。既重视单体的美观,又讲究整体的和谐。莫氏庄园正是将这些传统的建筑理论贯穿于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之中。
莫氏庄园整体建筑设计具有明确的走向和流线。首先,庄园的落位座北朝南,按阴阳五行原理,南属火,为阳;北属水,为阴。《庄子·则阳》中少知与大公调的问答有曰,问:“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答:“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老子亦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他们都把阴阳看作是万物运行和生成的原因,视其为行为之准则。所以庄园座北朝南,实为主人镇阴压邪、向明而治之精神寄托。同时,庄园所处的位置与当时县城主要民居街道鸣珂里(今南河头)相依,又紧傍东注东湖,西入塘河的甘河,符合古建筑靠街临河、水陆皆便的选址要求。“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先哲们通过诗句所反映的江南民宅择水而居的风俗,在莫氏庄园布局中得以清晰印证。沿路唯一的一座彩绘过街牌楼将人们的视线由街道引至庄园大门,显得既明了,又自然。庄园的大门,布置于整个建筑三组四进层次之东轴线上,顺应了周易八卦中坎宅巽门之吉位,并承继了古建筑民居大门违避主轴线的传统。这种大门的布局方法即使在北方的四合院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如北京的传统民居四合院,其大门开在东南角,进门左转才进入前院,然后引出中轴线。庄园大门为三开间,乃出入之门,左、右各有一塾。北京师范大学许嘉璐教授在《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这样写道:“大门一般为三开间,当中一间为明间,左、右各一间,类似后代的门房,叫塾。过去私人聘请教师来家教授子弟叫私塾,就是因为最初以塾作教室。”《尔雅·释宫》中也有记载:“门侧之堂谓之塾。”可见庄园大门设计颇有章法。进入大门再折而向西便是仪门,后因与末代皇帝溥仪的仪字相同,故避讳称“塞门”。这是一座精雕细刻的水磨砖雕门楼,漆黑的千斤楠木大门,七十厘米高的门槛,须弥座上一对抱鼓石,鼓心游龙戏珠浮雕依旧很清晰。门罩上有呼之欲出的三国人物雕像,有栩栩如生的鲤鱼跳龙门,还有藏形匿影的暗八仙,衔接默契的砖质斗拱等等,这些既显威严,又不乏情趣。同时还可以使人们从建筑这个角度去重新理解“勾心斗角”、“门当户对”这些成语的本来含意,获得一些汉语演化的知识。跨过塞门之后,院中座南面北的黑瓦白墙是影壁。影壁又称照壁、屏、树或萧墙,成语“祸起萧墙”即指此墙。古有天子外屏,诸侯内屏之分,故内屏的布置也显得颇有分寸。影壁正中“鸿禧”两字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整个庄园建筑之主线--中轴线。中轴线上各层次建筑按渐进次序布列,由公共性半公共性私人性逐渐过渡。入口和轿厅(亦称茶厅)是迎宾送客、停轿备茶之所,属公共性部分;正厅“春晖堂”是亲属、朋友礼仪活动之场所,是半公共性部分;最后过渡到私人性场所“堂楼厅”(包括卧室和女厅)。在东轴线西侧建有贯穿前后的狭窄长弄,供女眷和仆人行走,故称其为避弄(亦称备弄)取回避之意。这种层次分明,渐进的布局又恰好符合了前堂后室、前朝后寝,先登堂后入室的传统布局方式。然后,围绕主轴线再配以左右对称轴线,筑东西房间,置前后厅、园,设转角回廊、檐廊,形成了中、左、右三组四进严谨清晰的格局,使庄园的整体布局大小分合适度,前后错落有序。古建筑专家陈从周的评价恰到好处:“平湖莫氏庄园具有江南民居特色,小巧玲珑,布局紧凑。这在江南,乃至全国也屈指可数。”
三、主体建筑“春晖堂”
古人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故正厅是庄园的主体建筑,也是建筑群体中之核心部分。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宫室制度规定: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准施斗拱、饰彩色。至清代,虽有所放宽,但基本上还是承袭了明制。置于中轴线之中间位置上的正厅“春晖堂”,朝南向阳,广为三间九架,此等宽敞的开间,这在当时的民宅中为数不多。正厅明间面宽一丈四尺八寸,次间面宽一丈一尺六寸,通面宽三丈八尺。在被刘敦桢教授称为“总结江南民间建筑经验”的《鲁班营造正式》中,有一寸、六寸、八寸为吉之记载,时称“压白”。而正厅尺寸之用法,正符合了尾数“压白”之旧制。二十扇高一丈一尺一寸的落地长窗上半部为空透的“十”(梵语)字形窗棂(佛教中“十”表示吉祥万德的意思)下半部夹堂和裙板上刻有蝙蝠、仙鹿、寿字和牡丹花,寓意福、禄、寿、富贵。落地长窗横贯整个开间,气度不凡,堂皇备至。再筑以高大的屋顶,修以双狮戏球之彩色脊饰,使“春晖堂”在整座庄园群体建筑中明显处于主导地位。
"春晖堂”作为正厅,是主人议事、典礼,举行重大节庆活动的场所。“厅,听事也,堂者当事也”(《释名》),因此室内布置、厅堂陈设极具法度。居中一幅绘有福、禄、寿三星之八尺中堂,两侧挂“五伦之中自有乐趣,六经以外别无文章”,“志行勤修敬抑传为世德,人伦瞻仰勋爵命于王廷”两幅对联,文字隽永,古色古香,从浓烈的家族气氛中透出不俗的风雅。正上方是明朝书法家、万历进士、礼部尚书董其昌所书“春晖堂”斗字匾额(系异地拓用),墨迹率易中透得秀色,使满堂儒风顿生。东、西两柱挂着清同治状元、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的一对楹联:“衔其山川拾其香草,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含义深刻,给厅堂添色生辉。东、西两序缀有六幅山水画轴。书法美妙,画笔流畅。游人至此,能不驻足赞叹美辞不绝乎?再从家具陈设上看,整堂家具布置格局规整,注重礼制,按尊卑、贵贱、主客相应排列,八仙桌、太师椅和各式茶几、天然几、供桌等,都采用上品紫檀制作而成。这些家具既是日用品,又是艺术品。总之,正厅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壮重、典雅、规范。
四、其他建筑
中华民族之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崇文有加,故反映在庄园单体建筑中,书房、花园等建筑的设计也风格独具。
书房位于右轴线,正厅之西侧。南望前花园,拳石勺水。园中一水池,其源于甘河。水贵有源,水有源方为活,该池活水有源,水波不惊。池旁垒以湖水冲击而成的呈狮、鹰、犬状的太湖石,块块活灵活现,似有生气。墙隅植竹数丛,花树一角,微风乍起,翠绿摇曳,静中有动,景中生情。置身园中可春看桃红,秋闻桂香,夏听幽篁低语,冬赏傲雪蜡梅,四季风光尽收方土之中,既有自然之气,又寓自然之理。庭院主静观之立意贯穿其中,恰到妙处。笔者有感而发,以诗记之:“塑上枝头梅色新,和煦种得万千银。粉墙竹影弄薰风,西风吹落遍地金。”于此等鸟语花香之中吟诗作画,信步闲庭,油然而生无穷乐趣。书房中间置一门空式博古架,将整间书房一分为二,且与前后两扇蝴蝶门遥相呼应,层次清晰,分合恰到好处。前间摆书案文几,上设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水盂笔筒一应俱全。后间,临窗一琴桌,居中置清式红木桌、椅、几,乃文朋诗友、骚人墨客邀集之所,或品茗赏景,或弈棋操琴,怡怡然怀古吟志,寄兴养性,情趣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