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离东方大港宁波62公里,西距旅游城市杭州72公里,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江相望,.....
 
 
 
 
 

                                     

主动接轨温州大都市区建设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努力实现瑞安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在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02年8月16日)

                     钱 建 民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温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我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简要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新瑞安建设。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5·31”重要讲话、省党代会和温州市委全会精神,集中精力谋划发展、促进发展、服务发展

  今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规律新的认识和总结,它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全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好、落实好。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要以这样的要求统领全局,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6月12日—16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杭州召开,这是我省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这次大会绘就了浙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关于省党代会精神,市委在6月24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已经作了传达,并提出了贯彻意见,我们要狠抓落实。

  今年7月26日,温州市委召开八届十一次全会,李强同志代表温州市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会议紧扣发展这一主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新观点、新思路,明确了符合温州实际的产业定位,对于温州全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温州市委全会精神,结合瑞安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学习贯彻“5·31”讲话、省党代会和温州市委全会精神,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到加快发展上来。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推进城市化,要创建文明城市,要维护社会稳定,要实现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要解决好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当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努力在全市营造一种同心同德求发展、开拓创新谋发展、真抓实干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发展,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认清形势是统一思想的前提,抢抓机遇是加快发展的要求。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内外经济形势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向长江三角洲、向浙江转移,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分工与合作,接受国内外的产业转移。从温州的形势看,温州实施大都市区发展战略,并把瑞安纳入温州大都市区的规划,为瑞安城市在更高层次和新的平台上发展创造了条件;温州打造“国际性轻工城”,有利于我们提升产业层次、打响区域品牌,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我市的情况看,在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在我市交通、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许多国内外企业特别是温州企业要求来瑞投资办厂,许多在外的瑞籍企业家也纷纷要求回乡创业,出现了近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投资热潮。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事关瑞安的兴衰成败,决定着瑞安的前途命运。近年来我市与一些先进县市的差距之所以被逐步拉大,固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抢抓机遇的主观努力不够。现在,机遇摆在我们的面前,也摆在周边地区和兄弟县市的面前,关键是看谁能领先一步,捷足先登。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适应大转折、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要求,迅速行动,积极进取,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使瑞安在新一轮发展中有  更大的作为。

  加快发展,必须拓宽视野,调整思路。现阶段,我市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要求有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代化新瑞安建设这个总目标,用更加宽广的眼界审视瑞安的发展,跳出瑞安看瑞安,立足温州看瑞安,放眼全国看瑞安,融入世界看瑞安,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手段。要跳出自成体系的圈子,把瑞安的城市功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到温州大都市区这样一个相互关联的经济区域内来研究和实施,使规划与大都市区衔接,使建设达到大都市区的标准,使资源在整个大都市区范围内共享。“温州”是一个具有很高附加值的品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今后瑞安的发展中,一定要善于运用这个资源,打好“温州牌”。要跳出本地空间和资源的局限,充分利用本地和外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主动接受温州“国际性轻工城”的辐射,并注重发挥在外瑞安人的作用,把“瑞安人经济”转化为“瑞安经济”。要跳出就经济抓经济的习惯思维,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以投资环境的优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充分发挥文化力在经济中的作用。

  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现在,我们已经跨入新世纪,瑞安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我们思想解放的水平也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要紧密结合变化了的形势,不断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地、各部门都要联系实际,对照“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寻找和检查自己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对照先进地区和先进单位,寻找和检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对照群众的呼声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寻找和检查自己作风方面的问题。通过大学习、大调研、大思考、大讨论,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与时俱进上领先一步。应当特别强调,解放思想不能空喊口号,坐而论道,不能嘴上说得头头是道,一碰到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思想就不通了;也不能脱离实际,浮躁浮夸,提不切实际的思路和目标。一定要把设想与可能结合起来,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深化理论研讨与推进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作风问题结合起来,力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快发展,必须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当前,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是发展是第一要务,其他工作和事务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一要务,都要与之相适应、相配合,而不能相矛盾、相冲突,更不能影响和干扰发展。党委政府要善于总揽全局,议大事,攻难点,抓落实,集中精力谋划发展,促进发展,服务发展。各个部门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扯皮,不推诿,一心一意搞建设,齐心协力促发展。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支持经济发展和各项工程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要各个方面步调一致,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够把瑞安的事情办得更好,把瑞安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动接轨温州大都市区建设,推进区域联动发展

  李强同志在温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把瑞安、乐清的建设,纳入温州大都市区的规划,强化与中心城市的连接配套,同时要体现各自的个性,发展各自相对独立的城区功能,使之成为温州大都市区南部和北部的经济中心。”按照这一精神,瑞安城市今后发展的总体方向是:⑴融入温州大都市区规划,成为温州大都市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⑵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区功能;⑶强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真正成为温州大都市区的南翼中心。具体来说,重点要在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培育城市特色、强化集聚辐射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强化与温州大都市区建设的衔接配套。接轨温州大都市区建设,首先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接轨。要把瑞安的城市基础设施充分融入温州大都市区的基础设施网络,实行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设施项目的最佳配置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紧邻温州市区、机场和港区的有利条件,调整交通建设和发展规划,集中精力建设“五纵两横一绕”的公路主骨干网,重点抓好飞云江三桥、甬台温高速公路瑞安段、56省道、桐岭隧道及接线工程、机场快速道、瑞枫公路、57省道等7条骨架公路建设,与温州市大交通建设相衔接。同时还要加快万松东路延伸和瑞祥大道三期工程等城市道路建设。积极抓好温福铁路瑞安段建设,合理规划确定瑞安火车站的选址。通过加快建设和加强配套,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海港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充分发挥瑞安地处浙南闽北交通干线的优势。全面完成城乡配网和低压电网改造,进一步加快城乡供水、排污、行洪、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适应大都市区建设需要的,功能明确、管理科学的水电供应系统、城乡防洪排涝系统、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应当强调,建设重大城市基础设施,起点要高,眼光要远,定位要准,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二,加快培育瑞安城市特色,争创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就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根据瑞安的优势和条件,我们要建设现代工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特色城市,形成瑞安城市特色,营造新的竞争优势。

  建设现代工贸城市,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要在瑞安现有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使瑞安成为浙南闽北具有重要地位和显著特色的工贸城市,成为温州大都市区中工业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商贸流通的发展区、绿色农产品的供应区。坚持“工业立市”的方针,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多元离散向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的转变,实现从内源积累向开放集聚的转变。充分整合和发挥我市商贸发展优势,通过改革创新、外引内联,兴建一批与温州大都市区发展相适应、相衔接的商贸流通设施,进一步提高瑞安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准入标准,扩大在全国市场特别是温州市场上的占有率。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高城市文化的凝聚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努力培育既有时代特征又有瑞安特色的文化,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局面。要充分发掘瑞安传统文化资源,抓紧实施瑞安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搞好玉海文化游览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精品,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生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推进学前教育低龄化、义务教育公平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人教育终身化,构筑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加快一批重点学校的发展,打响瑞安教育品牌。先进的城市文化最终都要体现在人的精神和人的素质上。要努力塑造既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又敢于创新、善于变通;既精明能干、精打细算,又高瞻远瞩、大气开放;既注重竞争、奋斗、开拓,又提倡诚信、团结、协作的人文精神,树立起新世纪瑞安人的新形象。

  建设山水特色城市,提高城市环境的吸引力。当前,各地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但环境问题却更加突出。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瑞安城市依山面海,拥有“五山两河一江”的优越自然条件。要认真实施“显山露水”计划和环境优化计划,抓好重塑山景、清理河道、营造绿地、构筑城市景观线等工作,加快山水特色城市建设步伐,争取把瑞安建成温州大都市区中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依托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结合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周末经济”,最大限度地吸引各地的消费。

  第三,加快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兄弟县市的竞争压力。对这个问题,认识早、行动快,就主动;见事迟、行动慢,就被动。当前,加快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已经成为我市应对区域经济竞争的必然选择。加快实施“跨江发展”战略,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把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在南岸,并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载体功能。从长远发展的趋势看,江南片必须坚持以发展工业为主,成为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要加强江南片的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工业用地的投入,推动部分产业、资金、人才向南岸的转移,吸引南面各县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工业园区的集聚。同时还要发挥江南片的产业特色,推进产业集聚,打响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建设温州“国际性轻工城”的南翼中心

  产业定位决定城市定位,产业发展决定全局发展。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瑞安的产业定位,加强产业规划工作,初步形成了培育六大支柱产业的思路。现在,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对原有的产业发展思路进行深化、细化和必要的调整。温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性轻工城”的目标,这给我市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瑞安不但拥有良好的轻工业基础,而且有一批为轻工业提供生产资料的重工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就可以在温州“国际性轻工城”建设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份额。要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主动承接国内外特别是温州的产业转移,努力培育壮大轻工业,继续巩固发展与轻工业相配套的重工业,使瑞安成为温州“国际性轻工城”的南翼中心。

  第一,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产业群体规模优势。我市块状经济特征比较明显,不少地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是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发挥我市特色产业群体规模效应的客观需要。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高生产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名片。在轻工业方面,要认真实施“中国鞋都”南翼中心建设计划,推动莘塍“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和仙降省级胶鞋工业园区不断上档次、上规模;运用“穿在温州”区域品牌的效应,把瑞安建成温州重要的服装加工基地;积极培育打火机生产基地,承接温州的产业转移;发挥“眼镜商人之乡”的优势,建设好马屿省级特色眼镜园区,促进“眼镜商人之乡”向“眼镜产业之都”的转变。在重工业方面,要着力推进塘下的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建设,打响“中国汽摩配城”的牌子;做大做优机械制造行业,努力建设“中国药品包装机械之都”、“中国建筑桩工机械之城”和“中国印刷机械之乡”;加快建设塑料行业省级生产基地并逐步过渡到国家级生产基地,使瑞安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塑胶之乡”。建设一批“国”字号的生产基地,必须要有一批“龙头企业”来支撑。要继续深入开展为重点骨干企业服务活动,通过要素优化重组,培育一批在国内同类行业或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和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同时要引导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与大企业建立协作配套关系,进入其产业链和市场销售网络。通过“抓大扶小”,逐步构建和完善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第二,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当前,我市企业用地难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成为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成为招商引资难以突破的主要“瓶颈”,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市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工业用地投入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来抓。一要调整规划。根据温州工业园区建设格局的调整,我们要在加快23平方公里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同时,在场桥、鲍田以东和飞云江南岸再开辟两个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承接温州乃至国内外的产业转移。在调整园区规划过程中,必须打破地方利益的局限,不能以某个乡镇、某个村的发展而影响全局,要对空间相近、产业相关、区域条件互补的园区逐步进行合并,加强行业集聚,实现资源共享。二要理顺关系。针对目前工业园区之间存在的关系不顺、政策不一、缺乏协调等问题,加强组织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园区联动发展。三要提高档次。严格把好园区准入关,从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率等方面加以控制,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土地“征而不用、多征少用、征作他用”等问题。高标准、高起点地搞好园区的配套建设,树立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新形象。四要优化环境。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大幅度削减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要深入基层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严厉打击“地霸”、“行霸”,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第三,深入实施“质量立市、品牌兴业”战略,增强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市多数产业属于技术门槛比较低、劳动密集型、加工程度不太高的传统产业,这种状况不改变,很难保持持久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推进制造领域的优质高效生产;以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成套设备为重点,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以高附加值产品研制为重点,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二要积极引导企业走品牌兴业之路。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竞争力。要认真实施名牌扩张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国家和省、温州市名牌产品,扩大品牌效应和规模。引导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发挥品牌优势,积极发展成员协作单位,努力拉长名牌产品的产业链,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省级汽摩配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作用,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三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打假治劣行动。按照有利于促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制假售假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绝不能让个别地方、个别企业制假售假问题,影响瑞安的声誉和形象。

  第四,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 组织引导,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改进对企业的服务,帮助做好单个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新形势的要求,加快行政行为和管理方式从管制型向服务型、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切实把政府职能重点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努力解决“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重视加强各种行业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建设。按照“自我组织、自我协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防止无序竞争。鼓励行业组织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会展等中介服务。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情况,切实做好维护企业利益的各项工作。三是大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诚实守信的环境,瑞安经济发展就会举步维艰。要按照建设“信用瑞安”的要求,切实强化政府信用,显著提升企业信用,初步建立个人信用,形成比较完善的信用信息网络、信用评价系统和信用监管体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服务。现在,我市一些中小企业普遍缺少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究其原因,不是没有资金,而主要是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瑞安实际的投融资机制。要鼓励和帮助企业上市,争取发行企业债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做好投资咨询服务,开放投资领域,建立投资项目库等,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转化为生产和建设资本;探索建立担保机制,包括尝试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联保制度等,使更多的中小企业更方便地获得银行信贷资金。五是积极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加国际性洽谈会、展销会和博览会,扩大产品销售网络,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发挥在外瑞安人优势,加强同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支持优势企业和专业市场向境外发展,努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六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的培养、集聚和作用的发挥,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要采取学习深造、培训进修、外出考察等多种灵活的形式,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同时要注重引进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现代意识的企业家,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以适应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现代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把发展第三产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抓住几个重点行业,集中进行突破,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我市商贸繁荣的优势,积极发展连锁、配送、代理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建设上档次的综合性物流中心、休闲购物中心、餐饮娱乐中心和大型汽车贸易市场,使瑞安成为温州大都市区的南翼消费中心。重视整合旅游资源,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促销,扩大寨寮溪、桐溪、梅龙溪等风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抓住我市作为省信息化试点城市的机遇,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物流业、旅游业、信息业等现代服务业,在我市逐步形成适应发展需求、特色明显的第三产业体系。

  四、认真做好下半年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四项任务”、“一个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半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13亿元,同比增长10.9%。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69.78亿元,同比增长21.6%;外贸自营出口总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7.3%;财政总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34.3%。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绿色农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经济增幅明显回升,支柱产业、规模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渐趋活跃,各种新型经营业态发展迅速;外贸出口在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保持了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全面展开,邵建波、何崇光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深入人心,一批城市景观工程开工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实效,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继续深化,掀起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新高潮。四是社会政治保持稳定。社会治安情况明显好转,出现了刑事案件同比下降、破案数同比上升的良好势头。五是党的建设整体推进。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圆满完成,党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和村级换届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动真格、出硬招,部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着眼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党风廉政教育、村干部和站所干部的廉政建设、查处案件工作和各项制度建设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滞后”的局面仍然制约着瑞安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上半年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建设环境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社会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村级换届、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旧城旧村改造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基层基础还不巩固,一些乡镇和村级组织的调控能力较差,一些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素质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下半年,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加倍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一,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扶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搞活市场流通,防止出现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用地的落实,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特别要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改扶持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努力提高瑞安经济外向度。

  第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中心区建设,同步推进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管理,继续抓好建制镇旧村改造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督查力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加强重点工程资金筹措和政策处理工作,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坚持打击和规范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打击寻衅滋事、强买强卖和欺行霸市的行为,维护正常的征地、填方和搬运秩序。

  第三,全力以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当前,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确保创建目标完成。特别要对照前段时间省文明办检查反馈的意见,加大整改力度。加强城市管理,实行城市垃圾管理规范化,加大拆违改危的力度,改善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加快“三三”工程建设,力争早出形象。坚持创建与改革并举,调整居民区设置,扩大文明小区创建面,创建一批“精品社区”。坚持城乡联动,在巩固农村“双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双建设”活动,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第四,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下半年,中央要召开十六大,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抓紧抓好。坚持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思想教育领先,认真做好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及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打击个别蓄意制造事端的不法分子,做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稳定一方。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实行严打、严防、严管、严治,努力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加大事故隐患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五,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下半年,我市党的建设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要保持力度不减,工作不松,推动党建工作上新水平。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在十六大召开以后,各级党委要精心组织,广泛动员,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重要领导干部考察对象全委会提名”、“市委书记用人情况述职报告”等制度,落实市管后备干部公开选拔、部门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和竞争上岗等工作。继续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部门和评选最差公务员工作,确保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大力精简会议,尽最大可能减少各种检查考核和达标评比活动,让广大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理顺乡镇与办事处的关系,努力提高乡镇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社会调控能力。村一级要围绕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着重抓好对村干部岗位培训、对村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和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正确引导,继续抓好村干部过错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加强村级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非公党建和社团党建工作水平,继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和政府专门监督,健全乡镇办案联查联审机制,始终保持案件查处的力度,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今年是本届市级领导班子任期的最后一年。在换届过程中,领导干部都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去留,只要在位一天就要尽职尽责,保持工作的有序衔接和全市干部队伍的思想稳定。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瑞安需要加快改革、加快开放、加快发展!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希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力争上游,以加快现代化新瑞安建设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