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时,乐清县境有四大名塔。据明永乐《乐清县志》记载:“东塔在县东隅文峰山上东塔院,西塔在县西隅天柱峰东西塔院,白塔去县西四十里,在茗屿乡白塔院,千佛塔去县东一百六十里,在山门乡明因掸院。”东塔原建于九牛山。九牛山即谢公山,位于县城东四里许。宋熙宁五年(1072),知县葛逢因九牛山原塔被雷击毁,迁塔于文峰。文峰山耸拔如笔,原名文笔峰,座落县城东首,俗称东皋山,古为县城“龙山”,今属乐成镇东门村。塔因山的方位得名。山高约一百六十公尺,草木茂盛,景色宜人。下有“王梅溪读书台”刻石。据传其时童谣有云: “青龙有角,财富足;青龙有声,扑邑兴。”故于塔下又建东塔院,设钟鼓以声符谣。塔初建为九级,青砖结构,六面空心楼阁式,每层出搪,槽下逐面嵌石雕佛像二座,塔基为六角形的须弥座,造型精美。明洪武十年(1377)、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先后二次修茸。塔顶高耸,烟云缭绕,箫台八汞中的“东塔云烟”即指此。元诗人李孝光对此景很欣赏,有诗云: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辟松开,烟销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塔院毁于一九五八年一九九六年重建塔院修整东塔,在塔山周围配以亭榭花木,辟为“东塔公园”。现塔存七级高约十六公尺,苍老古朴,是乐成镇千年古城的醒目标记。

  西塔山一名马院山,在县城西首。其山端整疏秀,山花为锦,登临其上可俯瞰全城新貌。南坡有泉,水清而冽,泉上有摩崖“勺泉”二字。顶有一峰名天柱峰,塔建在天柱峰东的西岑上,故名西塔。始建有十三层,与东塔相去二里许。两塔左右峙立如恋人、如哨兵,留下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宋祥符、绍兴年间,塔顶二次出现“五色样光”,所以僧宗觉说此塔: “千寻木杪,露盘高出于云端;五色光中,风铎远闻于海角。”宋咸平五年(1002),知县边秀于塔旁建西塔院,绍兴二年赐额。元改名“广福天柱禅院”。据传晋王羲之、宋谢灵运、唐孟浩然曾游于此,故于塔下半山建“三贤亭”。今已圮。明水乐<乐清县志)载: “初建县时三塔,其九牛、翔云二塔竟废,惟西塔独存。”(翔云峰在县城北。据宋毛士龙<西塔院记)谓翔云塔因“旁无居守”,竟废。)可见西塔建于晋宁康初,在四塔中是历史最悠久的一塔,后圮于明末。今山上的广福禅寺前身即西塔院,仍香火不断。乐清撤县设市后,众议重建西塔。照历史惯例,政府牵头,历时二年建成高七层、外表砖砌、内部架构系钢筋混凝土、壮似东塔的西塔。恢复了原有“双塔护城”的壮观。

  白塔,即白象塔(图见本书108页)的简称。位于县西北白象镇樟湾村的象山上。乐成到珀头的大运河从塔东侧日夜不息地流过。塔下有白塔院,为宋天圣九年(1031),邑民陈氏舍宅建。治干四年(1067)赐额;白塔大约建于此时。到明洪武六年(1373)僧道成重修佛塔,二十八年(1395)又一次修建塔院和钟楼。塔高约十三米,六面五级,青砖结构,中空,每面有穹洞,内置佛像。塔下的白塔桥、白塔路、白塔村等地名,皆因塔得名,此塔给人的历史印象可见一斑。白塔享有九百余年“高龄”,依然塔影巍巍,亭亭玉立,活像美丽富饶的北白象镇既古老又先进的雄姿。塔下的白塔院现正在重建中。

  千佛塔在明因禅院,位于今温岭县城西十里的温峤岭下。后晋天福六年(941),僧德蜡建院,宋治平二年(1065)赐额“大明寺”,元丰二年(1079)改名“明因禅院”。明永乐元年(1403)僧从宰重修旧有的千佛塔。据传当时温岭(温峤岭)下多“祟”(旧社会指鬼神作怪),有僧能持金刚神咒坐镇其处,“祟”乃降伏,遂建塔刻千佛像于其上。于是,千佛塔因此定名,塔之名也因此传开了。后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乐清划出山门乡(辖现在的大荆区、雁荡山区及温岭县南部部分地区)、玉环乡(辖现在的玉环县境)共六都之地归新建的太平县(今温岭市)管辖,此塔虽入温岭市境而在乐清浩黼的史书上仍可找到记载。千佛塔建于明前,圮于何时无考。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