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全市陆域面积1174平方公里(173.8万亩),淡水面积5.76万亩,海岸长129.64公里,海岸线边缘为广袤的海滩涂,一系列北东向排列的岛屿散布其间,形成著名的半封闭的浅海内湾——乐清湾。全湾面积77.5万亩,本市占38.1万亩,其中滩涂20.6万亩,浅海17.5万亩。湾内港叉密布,潮流畅通,水质肥沃,资源丰富多彩,大自然的赐于,给乐清人民以捕捞,养殖为利。这里滩涂广为分布,潮涨为海,潮落为滩,海产丰富,有缢蛏,泥蚶,牡蛎,西施舌,海瓜子以及各种螺类、鱼虾蟹类。所以,乐清素有“鱼米之乡”的誉称。

  渔业历来是乐清经济的支柱,清代陆玉书诗赞:“永嘉江外水连天,一望苍茫不见边。渡过铧楸三十里,谁知沧海尽桑田”。捕捞、养殖的盛衰成败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远在4000年前,乐清先民已在这片土地生息,从事渔猎活动;新中国建立后,乐清渔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50年来,乐清渔业经历复苏、停滞、发展、徘徊、大发展的曲折过程,短短的50年,取得历史上无可比拟的辉煌成绩。

  建国初期,乐清渔业由迅速恢复走上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进行渔业技术改造。1956年冬,首对机帆船问世;60年代,机帆船发展很快;至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海洋捕捞机帆化,网具尼龙化,结束了旧中国祖祖辈辈的海上生产安全是“有风靠篷,无风摇橹,三天捕鱼,四天晒网”的历史;80年代,调整作业结构,渔轮生产异军突起,实行沿岸、近海、外海捕捞相结合,重点向外海发展,形成“多海域、多作业、多品种”的捕捞新格局。境内海洋渔场范围并不大,以地理位置而言,擅有乐清湾渔场之列。乐清湾渔场包括港渔业区和滩涂渔业区。

  海水养殖是振兴乐清渔业的优势所在。建国后的1952年,海水养殖面积仅1500亩,到1957年已超万亩。60年代,滩涂养殖面积持续回升,年均养殖面积1869亩,产量5103吨,比50年代分别增长1.9倍和2.6倍。70年代,发展贝、藻人工养殖,年均面积25323亩,产量7151吨,比60年代分别增长83%和88%。80年代,随着渔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户养成为主要形式,海水养殖业开始进入崭新的大发展时期,苗种从单纯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到人工养殖资源,从单一的养殖方式,发展到“立体”混合养殖方式,从单一的贝类3个品种,发展到贝、藻、鱼、虾四类20多个品种,生产布局渐趋合理,养殖技术显著提高。1981年,海水养殖面积31070亩,产量11205吨,到了全国海水养殖年产超万吨的11个县(市)行列。1981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乐清湾为海水重点养殖基地。1985年,完成落实滩涂使用权后,调动了千家万户开发荒滩荒涂积极性。养殖面积和年产量都成倍增加,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史无前例。1990年,海水养殖面积86596亩,产量22252吨,占当年水产品总量的59.6%,分别占温州全市的65.9%和77.4%,居全省重点养殖县之前列。

  淡水渔业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开始谱写其发展新篇章的。乐清境内江河水域渔业资源丰富,全市“八溪”、“九河”、“一条江”形成一个溪、河、江、海水水相连的水系网络。乐馆运河长30公里,与柳市及乐成、虹桥诸河道连成一片,构成平原水网地带,为内陆淡水捕捞渔业的集中地。清贡生,黄彭臣(乐清人)在《竹枝词》“满江春水长鱼虾,解网归来日已斜,笑道今宵眼正好,扁舟曾已系芦花”中,描绘了乐清淡水捕捞之盛况。钓河鳗,耙螺丝,捉小蟹,捕小鱼,凡滨河农家必从事之副业,形成以张家湾的弹弓钓、马路角,三里的手网、蟾河堡,麻圆的油丝网、泮洋,龙坦的河擂网、倪宅,水涨的鸬鹚、芝湾、智广,龙坦的诱钓鳝鱼,西樟的手抄网、团鱼,清江沿岸的小裤网、丝连网等各具地方特色的淡水捕捞的格局。60年代中期前,以淡水捕捞天然鱼类资源为主。1967年,淡水养鱼首次超越淡水捕捞产量,变为以人工养鱼为主体,养殖类型有河道养殖、池塘养鱼、水库养鱼、稻田养鱼、新品种养殖等,淡水渔业成为全县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淡水养鱼面积已达4.42万亩,比1952年增长7倍多。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