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位于浙江东南沿海,东临乐清湾,与东海相接,南隔瓯江,与温州市区跨桥相接,人口111万,自晋孝武宁康二年(374)置县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乐清市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是“温州经济模式”的发祥地,以“敢为天下先”闻名四方。它被新闻界称为“东方启动点”“温州之窗”。
乐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全市陆域面积1174平方公里(173.8万亩),淡水面积5.76万亩,海岸长129.64公里,海岸线边缘为广袤的海滩涂和一系列北东向排列岛屿散步其间,形成著名的半封闭的浅海内湾----乐清湾。全湾面积77.5
万亩,本市占38.1 万亩,其中滩涂20.6万亩,浅海17.5万亩。湾内港叉密布,潮流畅通,水质肥沃,资源丰富多彩,大自然的赐于,给乐清人民以捕捞,养殖为利。这里滩涂广为分布,潮涨为海,
潮落为滩, 海产丰富,有缢蛏,泥蚶,牡蛎,西施舌,海瓜子以及各种螺类,鱼虾蟹类。乐清素质有“鱼米之乡”誉称。
渔业历来是乐清经济的支柱,清代陆玉书诗赞:“永嘉江外水连天,一望苍茫不见边。渡过铧楸三十里,谁知沧海尽桑田”。捕捞与养殖其盛衰成败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远在4000年前,乐清先民已在这片土地生息,从事渔猎活动,新中国建立后,乐清渔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50年来,乐清渔业经历复苏,停滞,
发展, 徘徊,大发展的曲折过程,短短的50年,取得历史上无可比拟的辉煌成绩
建国初期,乐清渔业由恢复迅速走上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进行渔业技术改造,1956年冬首对机帆船问世,60年代,机帆船发展很快,至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海洋捕捞机帆化,网具呢龙化,结束了旧中国祖祖辈辈的海上生产安全是“有风靠篷,无风摇橹,三天捕鱼,四天晒网”的历史。80年代,调整作业结构,渔轮生产异军突起,实行沿岸,近海,外海捕捞相结合,重点向外海发展,形成“多海域、多作业、多品种”的捕捞新格局。境内海洋渔场范围并不大,以地理位置而言,擅有乐清湾渔场之列。乐清湾渔场包括港渔业区和滩涂渔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