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21日电 有580多户籍人口的青田县阜山乡西溪村,如今只居住着40多人。近年来,该村有200多人出国,300多人外出打工或移居到县城、丽水和阜山乡中心村等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据统计,像西溪村这样“人去村空”的“空心村”,在青田达100多个。全县5万多农民“外迁内聚”,实现人口再分布。
青田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来源单一,为了脱贫致富,既要投入大量的财力改善基础设施,又要牺牲资源破坏生态。为此,该县围绕市委提出的人口再分布战略,大力实施“外迁内聚”工程,一方面鼓励农民通过“亲帮亲、友带友”的“裙带”关系,出国或外出打工经商;另一方面加快中心城镇、中心村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借助城市产业、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共享,鼓励农民向县城和各大集镇、中心村集聚。
该县山口镇方岩下村是一个海拔500多米的小山村,共有400多人口,山林面积6400多亩。该村原先准备建造一条通往山口镇的机耕路,需要近百万元的投资,村里人均要负担2500多元,人口多的一个家庭要负担1万至2万元,而在镇里买一套100来平方米的房屋也只要六七万元。村民潘建平一家4口,以前在山上依靠几分地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自从搬到山口镇以后,仅他一人在蜡石矿打工,一个月就有2000—3000元的经济收入。如今他家在镇里盖起了新房,生活逐步走向富裕。近年来,该村有150多人出国打工经商,其余的大部分居住在山口镇,只剩下六七个老人常年居住在山上。在仁庄镇,农民出国、外出打工或定居形成的“空心村”就有16个,将近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一半。全镇3万多人口,实际居住在镇里的只有2万来人。农民出山入镇进城,找到了致富门路,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又减轻了山区的生态压力。
出现“空心村”后,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山口镇方岩下村、小平坑村对农民下山后空出来的土地集中进行规模经营,集体开发了200多亩的中药材基地。上半年,该县还稳妥地开展了行政村区划调整工作,对这些“空心村”进行平稳撤并,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全县行政村从622个减少到436个,撤并幅度达32.86%。(丽水市公众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