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名利场”该落幕了 | 从2008年10月16日收到举报信之日起,浙江大学在5个月的“阵痛”后,终于服下“一帖猛药”。浙大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贺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更多>> | 打假制度与道德及人的尊严 | 之前的2002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涉嫌“抄袭剽窃”,那时学术造假的制度根源已得到了条分缕析;而最近一年来,在经历了包括毒牛奶等在内的事关人命的造假丑闻,以及最近一位刚刚为中华文化主编了“四部文明”的“国学大师”被媒体炮轰的活报剧后更多>> | 不容学术腐败危害自主创新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需要全社会付出艰苦劳动,更需要一大批醉心于科研工作的先行者。顶着“专家学者”甚至“院士”名头,却干着东抄西窃的勾当,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声誉更多>> | “零容忍”能否前移至基础教育 | 类似贺博士的“不端”,在学术界并非罕见,包括有的高校及研究所在拉项目之中的明争暗斗甚至使一些“不端”手段,几成学界潜规则。所以,周部长说的“零容忍”,让人忍不住要拭目以待:这些“不端”,如何去发现?更多>> | “开斩”贺海波只是卸了一个包袱 | 水货论文是不应该拿来坑蒙学术消费者的。在315这天,浙大终于打破沉默,宣布清理门户,将卷入论文造假的贺海波开除出教师队伍,弥补名校诚信的意愿不言自明。 少了一个贺海波,浙大不会少些什么,也不会因此如释重负。 更多>> | 中国重拳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 中国著名高校浙江大学的副教授贺海波为他的学术不端行为付出了代价。他的论文造假行为在海内外引起高度关注,学校15日宣布对他的处分由原来的“解聘”追加为具有惩戒意味的“开除”。 更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