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14”“14+7”管理是什么意思? “五同”人员如何自我防护? ——杭州疾控权威解答热点问题
2022-03-14 08:03:20 来源: 杭州日报
图集

  3月13日,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疫情是今年以来我市出现的疫情中情况最严峻、最复杂的一次。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来杭会被管控?不同的管控政策到底有什么区别?“五同”人员如何做好自我防护?针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刚详细解答。

  问:我朋友近期从外地来杭,要求按照“3+11”管理,请问这是要被隔离吗?

  答:“3+11”政策不涉及集中隔离,“3+11”意味着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

  问:“3+11”管理期内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

  答: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如健康码黄码,不允许出门。第一天和第三天完成核酸检测并报告体温等身体状况,如果核酸阴性,3天结束后转绿码。其间可以点外卖、购物等,由工作人员送上门。11天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不允许前往公共场所,不能参加聚会、会议等,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乘坐私家车。不得离开本市,有相关症状后及时报告并就诊。

  问:为什么有些人是“14+7”管理,有些人是“3+11”管理?

  答: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风险分级管理、动态调整,每日下发中高风险提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对从高、中风险地区或参照高、中风险地区管理的来杭人员实行“14+7”管理,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7天居家健康观察,其他人员根据风险等级分别采取“3+11”“2+14”等不同管控措施。由于各地管控措施的不同,存在不同表述的情况,建议市民前往目的地前,咨询当地防控办等部门了解相关管控要求。

  问:各地政策中有“2+14”“14+7”等不同的表述,这些“N+N”的措施是什么意思?

  答:这些数字的具体措施如下——

  14+7: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

  3+11: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

  2+14: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

  1+3核酸检测:第1天和第3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问:在这几天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行动轨迹中发现,大多数的人行动轨迹高度拟合。有什么特别的提示吗?

  答:在这次0309疫情中,呈现了明显的聚集性传播特点。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病例都是在物流园区从事卸货、转运的员工。他们工作流程固定,人员工作岗位固定,并多数合租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节奏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也提示就新冠肺炎疫情而言,当有传染源引入后,近距离和常聚集会很容易被感染并扩散开来,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少扎堆的原因。

  问:在接到流调电话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名词“五同”,这指的是什么?

  答:“五同”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用到的术语,指的是同吃、同住、同工作、同交通、同场所。专业人员根据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接触时间、接触方式、接触程度以及病例传染性特征等,科学评估病例在被隔离管控前可能传播疾病的时空范围,以及密切接触者在接触期间被感染的风险。其中,同吃、同住、同工作的人群,暴露的风险是最大的。

  问:“五同”人员都是我们最亲密的亲人和朋友,同时聚集性传播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保护好彼此?

  答: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更隐匿,导致近期全国新冠疫情发生点多、面广、频发、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升高,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极大影响了广大市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广大市民群众要自觉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出行时佩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主动扫码、测温。

  对于同吃、同住、同工作的人群来说,这些“被动防御”的措施还不够,我们尤其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 (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因为您的及时就诊,可以最大限度保护你身边的朋友减少感染风险。

  二是及时接种疫苗。研究显示,在密接人群中,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突破感染率分别为22.6%和6.0%,加强免疫可以使奥密克戎的突破感染率降低较基础免疫3倍以上,我们国家新冠疫苗的加强免疫,对奥密克戎株的突破感染具有抑制效果,可降低奥密克戎的再传播能力。目前60岁以上人群的接种疫苗比例还偏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发生重症和死亡,因此在无禁忌症的前提下要应接尽接。(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严敏)

责任编辑:宋越

用上特效药,“海绵宝贝”重获“掌控”人生的希望
用上特效药,“海绵宝贝”重获“掌控”人生的希望
50万只中华绒螯蟹投放兰江
50万只中华绒螯蟹投放兰江
新春走基层丨我们“浙”样迎元宵
新春走基层丨我们“浙”样迎元宵
新春走基层丨开工“浙”一周 “忙”出幸福感
新春走基层丨开工“浙”一周 “忙”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