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2 / 18 17:51:25
来源:新华网

“热一年冷三年,世界杯后怎么办?”——义乌商人吴晓明的足球“生意经”

字体:

  新华社杭州12月18日(夏亮、屈凌燕、郭雨祺)卡塔尔世界杯决赛18日晚将在卢赛尔体育场打响,是法国队成功卫冕,还是梅西一战“封王”,全世界球迷都在屏气凝神,静待决赛大幕开启。

  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足球迷,世界杯相关订单也早已“截止”,但远在千里之外的义乌商人吴晓明,还是会关注卢赛尔体育场里的赛况。“最后捧起大力神杯的那个国家,往往下一年足球的销量会更好,世界杯冠军会带来一些效应。”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吴晓明因“50天赶制10万个足球”的话题上过热搜。自称“不懂球”的他,在义乌体育用品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先后经历过六届世界杯。从单纯拿货,到拥有自己的品牌,世界杯给他带来了商机。面对媒体络绎不绝的采访,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却是:“热一年冷三年,世界杯后怎么办?”

  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历史性闯入决赛圈,义乌市场足球生意一时风头无两——那是入行不久的吴晓明第一次见识到世界杯的魅力。“仓库卖空,毫不夸张。客人追在后面不停要货,我只能找生产基地抢货。那时候产量低,能抢到几百只就不错了,根本不够卖。”

  站上世界杯的风口,外贸订单纷至沓来,吴晓明也尝到了甜头。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时候,外贸出口订单已经占到他全部业务的80%。随后的2008年金融危机,让他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世界杯后该怎么办的问题。“2010年之前,订单很集中,现在订单都很分散,每个人的订单量小了。”于是他重新开始布局内销,到2015年的时候,外贸和内销订单的比例已经基本上持平了。

  “这几届世界杯下来,外贸订单量其实一直在萎缩。巴西世界杯卖了150多万个足球,俄罗斯世界杯卖了70多万个,这次世界杯差不多卖了30多万个。”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有错。

  在义乌,你能感知到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传导到市场上形成的波澜。2015年,中国足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发布,随后的几个月,义乌生产球类的工厂从原本的三十几家,一下子扩增到六七十家。彼时吴晓明已经拥有自己的足球工厂,不再需要去别家仓库抢货;自家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20多万只足球卖空了。

  销售迎来高峰之际,吴晓明反倒冷静。“行业门槛低,大大小小工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结果就导致供大于求。最后大家不是去拼质量,而是拼价格。最开始一个足球的价格在10块钱左右,很快就只卖五六块钱了。”

  不想靠低价取胜,就要找准新赛道。吴晓明意识到,价格战打到最后,牺牲的一定是足球质量,于是他做出了从业以来的第二个转变——布局标准化。“别看一个小小的足球,材质、印刷、圆度、气密性、反弹高度、耐冲击性能、防水性等等,每一项都有‘标准’这把尺来衡量。”吴晓明说。

  2021年8月,以吴晓明的奥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主起草的“品字标”团体标准《竞赛用成年足球》正式发布。2022年6月,奥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通过浙江制造认证,获得代表浙江制造先进技术指标的“品字标”授权。有了这份认证,企业的产品也先后被西班牙、韩国和日本等地企业采购。今年的浙江省运会,吴晓明的产品首次成为赛事官方指定用球。

  市场有狂热,就会有喧嚣过后的冷寂。鼎盛时期义乌曾有近70个球类生产厂家,如今只剩下六家。在吴晓明看来,这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市场永远都是这样,冷一年热三年,最终还是靠供需关系。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就要‘专’,让人觉得你不可替代,才能相信你的品质和价格。”除了自己的企业,吴晓明还是义乌市体育健身用品行业协会的会长,他认为行业单纯拼价格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比的是高质量发展,希望经营者不被热潮所裹挟,都能看清自己的方向。

  过去三年,对在义乌从事体育用品行业的经营户来说是低谷,但是对于未来,吴晓明充满信心。“全球体育健身行业的需求还是逐年在增长,我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条正确的路,大家都要朝着这条路走下去。”

  对于吴晓明而言,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有朝一日他的产品能成为世界杯比赛正式用球。“不管这个目标有多远,我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完)

【责任编辑:骆思宇】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1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