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新春将至,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今年的话题热度甚于往年。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新规,西安、郑州等地重申全面禁放,北京、大连等地规定限时燃放,杭州则把它列入“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
一时间叫好者有之,辩驳者有之,莫衷一是。一声“爆竹”几点“烟花”,缘何能激起如此大的声音?
这背后既有公众对驱疫逐疠的美好愿望,也有逐渐升腾的烟火气,让走出三年疫情阴影的人们,燃起对新生活的渴望。当下,如何做好“禁与放”这道题,不仅是一次关乎民意的平衡抉择,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思辨过程。
“禁”与“放”,何去何从?
(一)
我们为什么要燃放烟花?
刨根问底,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建构于文化之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这个民族讲究“苟日新,日日新”,并不因循守旧,但也有许多文化基因顽强传承至今。过年燃放烟花爆竹就是其中之一,它根植于我们团圆欢庆、除旧布新的文化共情。
烟花爆竹在中国的历史颇为久远,最早可追溯至先秦的“爆祭”和“庭燎”。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在爆竹声声中过年,是持续了千年的中国式浪漫。”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陈华文说,烟花爆竹不仅是年味的象征,更是传统故事里驱赶年兽、祛病驱邪的精神寄托。在年关,人们将合家团圆、寄望新年等诸多情感浓缩在这一挂鞭炮、一束烟花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延续千年的浪漫情怀与文化的仪式感。
往往一听到爆竹声,人们流淌在血脉里、根植于传统中的“文化情怀”就会被骤然唤醒。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多年全面禁燃正让很多人感叹年味淡了——
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小年平静,除夕寂寂,上元无声。看不见繁华夜空,听不到吵闹喧嚣;品不到新春喜庆,闻不出除夕味道。文化的延续性需要依靠一代一代人的精神传承,才能生生不息。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对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只能在书本中寻找空洞的答案。
与之相对的是,韩国申遗“端午祭”成功,最近又在申请烟花非遗……这些年来,我们传统的中医药、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往往“墙内开花墙外香”。原本“各美其美”的民俗节日只成了放假的借口和促销的由头,“消费性”被无限放大,文化的传承则成了糖果的外衣。
一个民族的文化阵地,如果我们不固守,就会拱手让人。舶来品节日文化大行其道的背后,是对类似烟花这种传统文化载体“一刀切”的简单粗暴。“文化基因一旦消失了,就会慢慢弱化,直到退出我们的生活。”陈华文说。
节日是一种仪式感,是一种文化脉络传承的实证。文化传承如果没有形式上的载体,又有谁有兴趣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味呢?
(二)
小小的烟花,是中国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声光图腾”。那为何这些年来,对它的“禁”与“放”,国人如此纠结?
观察点不同,自然“横看成岭侧成峰”。
支持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释放心灵。
三年疫情,每个人都不容易。人们压抑了许久的郁闷心情,太需要一次彻底的释放。“烟花向星辰,所愿皆成真”,既是一种“浇灭块垒”的宣泄,也是一种“明天会更好”的自我激励。
支持燃放烟花爆竹,也寄托着人们对“合家守岁”的牵挂和渴望。
对于含蓄温厚的中国人来说,每一次过年,都是民族情感、乡土情意与人间亲情的集中爆发。“东风夜放花千树”。曾经,热闹的爆竹声和漫天的烟花雨,是过年的标配,更是记忆中家人团聚的氛围担当。在很多人眼里,没有烟花爆竹的新年是没有“灵魂”的。
疫情三年,让不少人都错过了“回家看看”的机会,于是烟花成了“思念满溢”的承载品。“倒不是一定要听那声响,但那代表着我回家了。”网友的心声合情合理。
类似的诉求,从烟花爆竹的全面禁放开始,正变得越来越强烈。
然而,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放”有理由,“禁”也有依据。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远离“万斛尘飞日为霾”,承载着人们对安全隐患的重视、对环境问题的关心。毕竟“禁燃令”的施行,在减少烧伤炸伤、治理雾霾天气、减轻噪声污染等方面的成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不少人担心,一旦选择了“放”,烟花爆竹燃放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不仅会使空气质量迅速下降,还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给医疗机构平添负担。要知道,目前很多城市正在“过峰”,一线医疗救治的资源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这怎么“破”?
绍兴一位医生忧心忡忡地表示:“这几天,各个医院都在忙着救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其他科室的医生也都在支援,如果燃放烟花爆竹,到时有人被烧伤,肯定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万一需要输血,资源更会告急。”
《杭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据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统计,以除夕18时至正月初一6时为例,2012年杭州主城区火灾78起,2019年就降到了17起。
今年1月,富阳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做了几组实验,发现烟花爆竹不论大小,燃放时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旦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人员受伤或引发火灾。
平心而论,禁放之争,各有其理。前者要生态环保、平和安宁,体现了对现代文明、美好生活的向往;后者要文化传承、热闹愉悦,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喜庆团圆的执着。
能不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端平“禁”与“放”这一碗水?
(三)
其实,“禁”与“放”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关系。
要看到,“禁”的效果在显现,“放”的条件也在成熟,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空气质量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PM2.5降到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2021年达到87.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做实验,证明燃放烟花爆竹比起工业排污、汽车尾气等长期存在的污染源,对整体的环境影响并不十分突出,属于小概率事件。小的污染物遇到刮风或下雨,几个小时就可能消散。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也早已不是除了“禁”就束手无策。前不久,一场绚烂的焰火嘉年华在湖南浏阳上演,全网直播获得1476万的点击量,诉求意愿明显。
种种外部条件的具备,使“禁燃令”的刚性慢慢有了弹性。数十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烟花爆竹管理规定的变迁,大体呈现从“全面禁放”到“局部限放”的趋势。其中,群众的呼声始终是改革的“哨声”。
今年浙江省两会,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葛继宏提交了关于“在浙江范围内有限制地燃放烟花爆竹”的提案,建议改“禁燃”为“限燃”。
人们对烟花爆竹的认识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新国标”出台和科技进步,现在已研制了药量小、噪音低、安全又环保的烟花产品。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吉平研发出“无烟、无硫”、用硝化竹纤维素制备的火药,更适合城市的燃放环境。
年关将近,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已成为各地有关部门必须正视的公共话题。
近期,浙江已有部分地区对相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瑞安市允许城市居民在2023年春节大年三十至初三期间全天经营并可燃放烟花爆竹;诸暨市明确划分了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双禁”范围为主城区,对于其他区域则没有相关规定;杭州市往年主城区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周边区块可以科学划定非禁放区。
杭州市亚运保障指挥部建议,在充分论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在钱塘江、西湖、湘湖等水域推出新年烟花秀,以政府放、群众看的方式,通过艺术特效造型烟花,展示城市形象,营造欢度新春、喜迎亚运的氛围。
不少地方正在开展专题调研,力求在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隐患的同时,处理好有限燃放与生态环保、平安建设之间的关系。
如何既让“年味儿”更浓郁,又让“年气儿”更清新,这道“既要又要”的双选题,考问着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文化担当。
我们相信,只要论证科学、预案齐全,多问几个“能不能”,放几天烟花爆竹,天塌不下来。(记者 张彧 钱祎 王晨辉 见习记者 葛雪琪 通讯员 胡金 褚陈静)
责任编辑:张灵
-
烟花“禁”与“放”,背后是道文化选择题
2023-01-13 09:20:41
-
5%以上,浙江的目标为何这样定
2023-01-13 09:20:41
-
浙江打出的十张“牌”,够不够硬
2023-01-13 09:20:41
-
线下农博会亮出农业金名片 满足消费新需求
2023-01-12 08:34:50
-
浙江开启“千项万亿”工程 每年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2023-01-11 14: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