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2 / 07 09:25:38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4个典型案例入选国家级名单 一起来这些非遗工坊看看

字体: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确定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浙江“新合索面:双手创造丰盛光景”等4个案例入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探索传统工艺振兴高质量传承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2022年3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非遗工坊创建工作,确定首批98个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单位。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我省有4个非遗工坊入选。

  新合索面非遗工坊

  新合索面非遗工坊依托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合索面制作技艺设立,工坊充分利用新合乡引坑村现有的闲置场地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产品创新、工艺改良、非遗研学、文化展示等,带动新合乡450余户、1000余人从事索面加工制作、销售及其相关行业,2021年新合索面销售规模突破1000吨,销售额1800万元,索面制作户年平均增收3.6万元。工坊聚焦生产模式创新,探索形成1+6+N模式,即以一个索面工厂,6间非遗工坊室,辐射带动N个家庭非遗工坊;聚焦工艺品类改良,制定《新合索面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不断创新索面品类,成功推出红曲索面等创新产品;聚焦品牌宣传推广,在中国工商总局注册“新合索面”地域商标,发布“新合索面要进城 全国招募当家人”项目,让“新合索面”的品牌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聚焦技能人才培训,开展索面制作技艺培训班、索面制作技艺比赛、评选新合索面十大匠人,建立新合索面手工制作培训基地,每年提供100个免费培训名额;聚焦文旅融合发展,以非遗工坊为主阵地,生产过程、索面晒场即文化展示过程,增加可观赏、可参与、可品尝属性,同时与其他旅游资源互补,推动新合乡以“游红色老区,品一杯雪水云绿、尝一碗新合索面”为主题的文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中泰竹笛非遗工坊

  中泰竹笛非遗工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工坊通过开展培训、完善标准、强化传播、建立大师工作室、举办技艺大赛、搭建销售展示平台等形式开展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工坊探索“非遗工坊+传承人+协会”模式,每月开展竹笛制作技艺培训和竹笛演奏教学培训,年培训当地群众5100人次,带动当地就业1000多人次,提高年收入7221万元;2022年至今举办竹笛制作技能大赛12场,通过比赛促品质提升。深耕竹笛文化,推进竹笛文化带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村社、进网格,吸引20余名本村百姓(特别是竹笛相关学科毕业的本村青年)回乡投身竹笛行业。“中泰竹笛”商标和外包装的统一,固化中泰竹笛品牌认同感,形成竹笛行业连带效应。在中泰竹笛非遗工坊的带动下,目前,杭州余杭中泰街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竹笛生产基地,从业人员1500余人,年产中高档笛箫200多万支,助年销售额达3.4亿多元,竹笛年产量占国内外市场份额85%以上,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温州市贝雕非遗工坊

  “贝雕”非遗工坊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贝雕,由浙江阚螺文化有限公司牵头建设,以“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为支撑,借助“郑大志”和“陈灿渊”两个市级大师工作室和生产车间,革新贝雕制作技艺,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破解传统贝雕工艺繁琐、制作周期长等问题,将贝雕器物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渔农民转产转业及海岛农村妇女就业近100名,人年收入达4万至10万元;工坊通过传承人培训、名师带徒等多种形式,活态保护老艺人绝技绝艺,培养省市区级“非遗”贝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市助理工艺师、技师10余名,特别是与洞头职教中心合作办学,设立补助传承学习经费,开设贝雕工艺班,招收30余名贝雕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30余期1000多人次,工坊技术研发团队荣获了“温州市创新团队”称号,培养了中国文物学会会员2人,国家D类、E类人才5人。截止目前,工坊共申请获得半屏山、东海贝雕、阚螺等3个商标,拥有200多项外观专利和10余项知识产权,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产业5000多万元,让贝雕工艺重现生机,助力海岛乡村振兴,为海岛践行共同富裕之路作出积极贡献。

  嵊州竹编非遗工坊

  嵊州竹编非遗工坊由浙江省嵊州市大志然工艺竹编厂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嵊州竹编设立。通过“工坊+高校”创新开发符合当代生活美学要求的特色产品,积极联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专家,参加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更新观念,加强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开发生产了竹编茶桌、茶盘、茶具收纳盒等茶系列产品40余种,开发生产了竹编屏风、椅子等“不可居无竹”家具系列产品30余种;适应绿色环保风潮,开发生产竹编灯罩等民宿应用系列产品10余种,受到了市场欢迎;通过“工坊+代工点”吸纳民众就业,长期就业人员有60余人。同时,针对竹编器具的配件等,通过农村妇女创业扶持项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项目、竹编小作坊协作机制等平台,在嵊州市黄泽镇、金庭镇乃至周边新昌县等地设立外代工点20余家,吸收200多人参与竹编工作,增强了就业岗位,带动周边人员走向共同富裕;通过“工坊+代销点”加强产品销售,过茶博会、安吉竹贸城、淘宝抖音专卖店等线上线下10多个代销点开展竹编制品销售工作,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销量;通过“工坊+学校”培养后继人才,在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嵊州市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设《竹编技艺》课程,探索开展职业教育,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竹编;通过“工坊+民宿”推进文旅融合,开展非遗研学、非遗民宿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传承发展了嵊州竹编技艺,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20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记者 陆遥)

【责任编辑:韩冰玉】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1371112934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