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2 / 23 19:04:43
来源:新华网

解码浙江丨立足创新 新昌民营企业助富有道

字体: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涌现了三花、新和成、万丰奥特等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目前,新昌县已经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和生命健康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3家、上市企业14家,培育出多个全国乃至全球的“单打冠军”,其中四通换向阀、车用电子膨胀阀、微通道换热器、维生素E等15个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创新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 助力“做大蛋糕”

  2021年6月15日,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负载型催化剂微纳结构调控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催化加氢技术是实现化工产品高值化和绿色化的关键技术,但催化剂可控性差、催化效率低是一项行业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催化团队开展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研究,经过十来年的持续创新,突破了技术瓶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加氢催化剂,攻克了多类加氢反应对催化剂微纳结构个性需求的难题。”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培育出产业链完整、技术领先的维生素及香料特色产业集群,为推动国家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据悉,该项目整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新和成七个重要精细化工产品的绿色高效生产中,近三年新增产值超120亿元,其中相关技术创造的利润约22亿元。

  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自我成长,也变成了创新“孵化器”,向本地中小企业输送“创新的种子”。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朝杰,就是在日发精机干了多年技术工作之后,创建了轴承行业云平台“轴承云”,帮助200多家企业完成了智能化设备改造;三花控股带动本地40多家中小企业一起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泰坦和日发为上下游400多家小企业提供智能配套。

  不仅是新和成、日发精机、三花集团,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乃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在新昌比比皆是。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的风电等新能源行业迅猛发展,但作为风电行业的核心部件,风电轴承高端精密滚子一直依赖于从国外进口。

  五洲新春提前介入绿色能源产业,自2019年就开始研发风电滚子,通过技术攻关及工艺突破,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陆上海上风电滚子,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不仅快速实现风电滚子从依赖进口到国产替代,还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双突破,与蒂森克虏伯、德枫丹、斯凯孚、新强联、罗德艾德等国内外著名风电轴承企业达成合作,成为国内成品轴承领域内最具实力和潜力的进口替代领先企业,也是被远景能源认证的风电滚子战略供应商。数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五洲新春风电滚子项目实现营收2498万元,同比增长213.5%。 

  中柴机器全景。

  无独有偶,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工业车辆用变速箱细分行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从行业的跟随者发展成行业的领航者。截至2021年,中柴拥有各类专利130余项,省科学技术奖1项,浙江省首台套4项,省级新产品70余项,开发完成越野分时四轮驱动液力传动技术、电控脱桥技术、桥箱一体式传动技术、自动驻车技术、多档位传动技术、柔性传动技术等国内首创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四驱越野变速箱还填补了工业车辆越野变速箱领域的空白,直接替代国外进口产品,是全球第三家能自主生产该系列产品的企业。

  “我们已与100余家国内外主机厂建立合作配套关系,合作身影中不乏杭叉股份、合力股份、柳工集团、斗山、台励福等国内外工业车辆巨头企业。”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柴机器变速箱市场占有率已超35%,部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更是100%。2021年,中柴实现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35%,利税9000万元。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为新昌注入了发展动能,公司历年入库税金总额已超2亿元。

  近年来,不论是以新和成、五洲新春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还是以中柴机器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立足创新的民营企业在新昌茁壮成长,为做大地区经济总量、缩小收入差距、助推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据统计,2021年新昌实现工业总产值588.77亿元。

  积极主动参与更均衡分配 助力“分好蛋糕”

  聚焦科技人员创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新昌县缩小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抓手,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其中。

  “我们每年都会评选出院长奖、创新奖,新药研发如果最后实现产业化,参与的科研人员会获得更加丰厚的奖励。”陈鉴东是京新药业研究院总监研究员,他参与了京新药业的3次员工持股计划,从一名科研人员成长为企业股东。

  在新昌县,很多企业员工像陈鉴东一样,收入渠道越来越多。据了解,通过薪酬制度改革、股权激励改革、进阶管理改革等举措提高科技人员收入的措施,得到了新昌广大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科技人员的薪酬分为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和专项奖励。其中,专项奖励根据技术攻关、研发项目的成果转化收益,按比例给予专项奖励,或者按一年一评给予持续奖励。”据新昌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新和成”蛋氨酸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后,企业对研发人员及产业化团队累计发放奖励近1500万元。

  不仅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专项奖励,不少新昌县的民营企业还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让人才变股东,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截至2021年,新昌县已有8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6家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计划11次。如三花智控,于2018年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向 753名员工授予了1033万股限制性股票,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更广,共向914名员工授予了 1204.5 万股限制性股票;再如新和成,上市至今已实施了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员工通过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 47000余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8.57%,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上市公司股权10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39%。

  拓宽企业员工收入渠道、助力缩小收入差距,新昌县的民营企业不仅把目光聚焦到科研人员、核心团队身上,还着力提升更多普通基层员工的收入。不少民营企业通过精益管理,以项目奖励的方式,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效益更广层面、更大范围的共享。

  浙江新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各类家用燃气灶具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多年努力,已具有国际水平的燃气具相关产品设计、制造、质量保证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家专利100多项,成功占据了国内高端厨卫品牌核心部件家用燃气具控制器80%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新涛智控鼓励基层员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找茬”,对促使节能降耗、成本降低、管理提升、品质改善等精益、改善与降成类项目,按项目达到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情况,除对员工予以10-30%的奖励,还按比例分享经营利润;基层员工提出能促使公司上述项目立项,或加快进展或提高成功率的合理化建议,经采纳应用后确有效果,可获一次性奖励1000-5000元,被采纳并立项实施后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管理效果,则一次性可获3000-10000元奖励。

  贯穿刺破压接机。

  “把通过精益管理实现的部分增值收益,以项目奖励的方式分配给员工,员工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谈及实施精益管理的初衷,新涛智控董事长俞进这样说到。与新涛智控一样,新宝汽车电器也十分重视精益管理。“我们从2005年开始,就面向所有员工实行‘我的提案’管理制度。不论是在工艺、流程、管理、技术等任何方面,员工只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就能获得奖金,提案被采纳并产生经济效益的,我们会给予一定比例的提成。”新宝汽车电器董事长包红瑛说道。

  在企业的鼓励下,员工的创造性被大大激活。“这台贯穿刺破压接机以前都要从国外进口,一台设备要50万元,不仅成本高且售后服务效率低。”据包红瑛介绍,在一次设备维修过程中,新宝汽车电器的工装工程师王启松提出这个设备企业自己就能做。在本部门同事和生产部门的协作配合下,王启松做出了第一台设备,仅花费不到10万元。后期,王启松还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改良,以前进口设备需要手动放料,经过改良后的国产2.0版实现了自动放料,并加入了CCD影像检测技术,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如今,新宝汽车电器员工平均工资达到每月6000多元,生产旺季时部分一线操作员工的月工资更是达到了14000余元。“产线繁忙的时候,我们也要求办公室及管理人员支援一线生产,不仅会有相应的加班费,还会按工时奖励部门经费,真正让每一位新宝人都参与和融入新宝的发展中。”包红瑛表示。富而思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更均衡分配,不仅体现在对内激励员工,也体现在对外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上。

  就在2014年,新昌县9家骨干龙头企业以及促进新昌经济同乡联谊总会主动捐出5100万元,重点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2020年7月,浙江省红十字会公布2018-2019年度突出贡献捐赠单位,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前进药业有限公司、杭州市新昌商会、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新昌企业及组织“上榜”;2018年,新和成被评为中国公益好企业……

  “我们的慈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由新昌的企业捐赠,每年捐款总金额基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新昌县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梁军介绍,还有多家企业设立了慈善基金会,如万丰奥特慈善基金、爱莲美丽乡村基金、道才公益基金会等。其中道才公益基金会,为了保障基金会的长期运作,三花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道才将基金作为股本金投入三花控股,让企业发展的红利更好地辐射社会。

  新昌县还在探索慈善的“进阶”版,已开展兴村富民基金行动。兴村富民基金由县内优秀民企、绿色股权基金、强村公司等共同设立,聚焦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碳达峰、碳中和等发展战略,计划2022年首期资金到位3.2亿元。通过基金引导,带动全县低效林改造以及香榧产业、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村集体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利用,有效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高质量推动消薄增收,适度满足企业碳汇、绿电指标需求,打造“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创新模式。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助推“提低消薄”

  要缩小收入差距,“提低消薄”至关重要,这其中乡村是短板。涉农民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是“大后方”和“强支撑”。多年来,新昌大量涉农民企,把发展目光聚焦于相对薄弱的农村,以产业促振兴,实现了企业目标和政府目标的高度一致,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同频共振。

  羽林街道三合村,早年是一个“田园将芜”的小山村,如今已经成为芍药花开客常来的网红村。“这样的转变多亏了世豪。”村民蔡晓明感慨到。

  世豪农业公司,是三合村2013年引进的一家农业企业。每天一早,蔡晓明就拿上锄头和铁锹,到世豪农业水果基地上班。“现在土地流转了,也有了稳定的承包款和工资,和以前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个工作,蔡晓明很满意。

  不仅是蔡晓明,世豪农业水果基地项目带动了整个三合村的发展。据了解,项目落地以来已在三合村投入了5000多万元资金,其中支付土地承包款和村民劳务工资就达到近2000万元。“村里的剩余劳力全部在世豪公司上班,以前这些人呆在家没事干了,外出务工也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既方便了工作又增加了收入。”羽林街道三合村党支部书记石荣水表示。

  除了发展果树种植,通过流转盘活500多亩土地,世豪农业在三合村打造了一个集科普旅游、休闲观光、中药养生于一体的旅游示范性基地,涵盖中草药种植园、药膳餐厅、百草园、芍药花田、四季果园等,将单一的农业种植产业向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三合村带来了大量游客,以旅助农为村民增加创收渠道。

  同时,以工助农在助推“提低消薄”上也成绩显著。丰岛控股是新昌民营企业中以工助农的龙头代表之一,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在企业的带动下,沙溪镇董村村发展起了杨桐产业,全村从事杨桐产业的村民有近800人;澄潭街道棠村村发展起了鲜切菊花产业,2021年全村有20多户农户从事菊花种植产业,每亩平均能有15000元以上的净收入。丰岛控股还依托于自身果蔬罐头食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黄桃种植产业。“我们在新昌的各个乡镇建有基地,黄桃大部分就来自新昌本地,果子有了稳定的销路,果农也有了稳定的收入。”丰岛食品基地办负责人金明达表示。

  村民正在加工杨桐叶。

  采了炒,炒了卖,卖了又采……一到采茶季节,茶农就忙得连轴转。这种情况如何转变?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新昌茶机,在发明、推广和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处处有着民营企业的身影,不仅为茶叶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还让茶产业惠及新昌乃至全国更多的乡村和茶农。

  耕种环节,新昌县捷马机械有限公司的王伯才在1998年设计生产了第一台茶园中耕机;采摘环节,新昌茶人梁宏亮于2012年发明了第一代“名茶采摘机”,一天的采摘量至少是一个工人的 10 倍以上;炒制环节,回山镇柘前村农民丁水芳在1996 年发明了第一台扁型茶炒制机,后经天峰实业改进实现商品化生产……

  不仅是创新研发茶机,新昌县的茶企在茶叶的种植、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如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学系等机构合作,结合该企业2位茶王的精湛技术,研发出分段加工、青叶清洗等专利技术,解决了从茶园管理到茶叶成品制作的系列难题,形成独特的大佛龙井生产技术。

  茶企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新昌县茶产业的不断升级跃迁,也带动了全县老百姓就业增收。数据统计,新昌县共有18万人在吃“茶叶饭”,2020年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近15.3万亩,年产量5894.5吨,全产业链产值则接近89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为进一步推动“提低扩中”,新昌县还积极引导企业“造血”共富。如实施就业助富行动,设置爱心岗位为低收入农户,提供“无年龄、无学历、无技能”要求的爱心岗位,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和国有企业按1.5%比例设置,待遇不低于新昌县当年度最低工资标准;推行产品外包服务,积极对接规上企业可外包产品服务项目,创建基地“助富车间”,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基地+家庭工坊”的灵活就业新模式,实现农户家门口就业。“我们还将开展联村帮富行动,安排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结对县级经济薄弱村,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或务工,建立农产品定点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利用双方平台、资源的优势,合作开展经营性项目。”新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董科娜)

【责任编辑:刘媛】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9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