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6 / 07 09:27:08
来源:新华网

节令之美·芒种丨忙种又忙收 麦黄梅子熟

字体: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题:忙种又忙收 麦黄梅子熟

  新华社记者胡梦雪、张晓洁、蔡馨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梅雨炎风,稻绿麦黄。在夏日的郁郁盛景中,6月6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民谚云:“芒种芒种,忙收忙种。”作为我国重要的农耕节令,芒种谐音“忙种”,伴随“三夏”大忙高潮到来,人们在耕作与收获的变奏中书写美好年光——

  关中平原,麦浪翻滚。在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曹村40余亩麦田上,两台收割机正在作业。“麦熟一晌,贵在争抢,眼下正是抢收关键期,合作社组织了五六十台收割机对托管的3万亩麦田进行收割。”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说。

  西安市长安区陆续成熟的麦田(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南粤大地,蝉鸣荔红。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太平村,果农们一边忙着晚熟品种的除虫壮果,一边紧盯眼下荔枝采摘分销旺市。“今年的‘妃子笑’个大汁多、清甜带香,预计产量达10万斤。”广州增城东林果业园负责人刘镜超电话不停,忙出的“甜蜜”吸引了一众游客前来采摘订购。

  相隔不远的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较早播种的一批水稻已抽穗扬花,一架架无人机正在进行撒药除虫作业,为后续灌浆丰产做足准备。

  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太平村内,果农在采摘荔枝。新华社记者胡梦雪 摄

  芒种也有悠久的民俗传统,人们在古典中汲取历史养分、在传承中感受生活韵致——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这是‘芒种’一词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在被誉为“石质中华文化原典”的《开成石经》前,西安碑林博物馆特级讲解员白雪松指着石碑上《周礼·地官》的文字解释道,“意思是在泽草丛生的地方可以种庄稼。而古代也有‘芒种三候’的说法,即芒种之日螳螂生,后五日鵙始鸣,后五日反舌无声。古人非常有智慧且善于总结,他们用节气和物候现象指导农事活动。”

  辛勤劳作之余,古人还应时应景地形成了煮梅、挂艾、送花神等习俗。

  走进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座花神庙坐落于杭州西溪十里芳菲度假村落。近年来,每逢芒种,这里便会举行饯花神仪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供花、供果、送香、挂彩绳,人们借此表达祝福、祈愿美好。“活动中文化气息无处不在,例如黄酒煮青梅、荔枝香篆环节出自《江南送春》中的‘酒和香篆送花神’,而宋式点茶环节则取意于《渟溪老屋遗稿》中的‘且烹新茗饯花神’。”村落相关负责人李燕玲介绍,希望通过饯花神仪式的回归与创新,让更多人了解、走近这一传统文化。

  杭州西溪十里芳菲度假村落饯花神仪式举办地。李燕玲 摄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仲夏开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即将到来,人们在忙碌之余也不忘安顿身心、调理养生——

  岭南有“芒种节,食唔切”的俗语,指新鲜上市的瓜果蔬菜丰足,人们食用不及。街市上,当季的杨梅、荔枝、三华李惹人青睐,丝瓜豆豉排骨汤、乌梅冰糖水等汤饮成为消暑佳选。“丝瓜有理气生津的作用,豆豉可固护脾胃、清热除烦祛湿,特别适合芒种时的湿热气候。”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医生孙良生表示,天气炎热,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贪凉饮冷,可以适当亲近自然、增加户外运动,“起居有常、食饮有节,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种植户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葱坑村白杨梅基地打包刚采摘下来的杨梅。新华社记者徐昱 摄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梅子黄熟之际,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雨,先后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季节降水过程频繁,人体感觉闷热。此时衣物、食物容易霉变,要注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雷媛提醒,“暴雨、大暴雨过程集中,水库、河流水位高,要注意防范洪涝、城市内涝等灾害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还要注意农田的渍涝。”

  仲夏伊始,让我们珍惜当下,启于辛勤,结于丰盈。

【责任编辑:张灵】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7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