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6 / 10 10:07:29
来源:新华网

长三角,把“加法”做成了“乘法”

字体:

  新华社上海6月9日电(记者何欣荣 胡洁菲)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这“三省一市”,单个看,每一个都是中国经济版图里响当当的“优等生”。如果把长三角的这三省一市“加”在一起,来个“一体化”,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结果令人欣喜: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持下,长三角把“加法”做成了“乘法”,“加数效应”变成了“乘数效应”:三省一市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把“加法”做成“乘法”,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令人鼓舞、给人启迪。

  横跨上海江苏的元荡慢行桥(2022年7月3日摄)。新华社发

  长三角是一片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的区域。东海、长江、大运河、钱塘江、黄浦江、太湖、巢湖,江河湖海犹如血脉,把这方热土串联成一个整体。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里,把长三角地区定义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这些评价有结结实实的数据支撑:上海是全国GDP总量排名首位的城市,正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和科创五个中心;江苏、浙江位于全国“挑大梁”的经济大省之列;安徽2022年GDP首次跻身全国前十,发展后劲十足。

  个体都很强的三省一市,如何产生“1+1+1+1>4”的效应?

  网络上,长三角有一个更形象的称呼:包邮区。

  过去五年,长三角一体化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轨道上的长三角”是最有说服力的表现之一。

  何以包邮?靠的就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每天八点出门,八点一刻到达上海地铁11号线昆山花桥站,坐6站地铁到上海赛车场站下来,再坐10分钟公交,九点钟不到,张欢欢就能准时出现在位于上海嘉定的公司办公室内。

  张欢欢是浙江湖州人,目前居住在江苏昆山市花桥镇,工作在上海市嘉定区,是一个标准的“长三角人”。十年前来上海工作,她就受益于全国第一条跨省地铁——上海地铁11号线向苏州昆山的延伸。

  来自铁路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高铁里程超过6700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是全国高铁网络最密集、交通最便捷的地区之一。“轨道上的长三角”呼啸而来,“1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

  不止于轨道交通。以跨区域重大项目为牵引,长三角加快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2022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38%;主要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35%。

  路通了,时空和心理距离压缩了,新的发展机遇像活水一样源源不绝,一体化的势能迅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5月30日拍摄的杭衢铁路已完成无砟轨道施工的路段(无人机照片)。杭衢铁路正线全长约131公里,是长三角城际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谈到区域发展,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互相攀比的招商优惠政策,以及产业的同质化竞争。如何减少内耗,实现“攥指成拳”,三省一市正在全力破解这些难题。

  “以前遇到技术难题,得自己想办法找资源,现在只要在平台提需求。”如何开发高性能杂化纤维材料,是困扰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

  今年年初,德福伦通过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需求,最终被江苏南通的一家研究所揭榜,双方共同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孵化。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5月,长三角国创中心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近6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带动三省一市科创活力迸发。

  制度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联合河长制……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过去三年已经累计推出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制度创新向长三角和全国其他重点区域复制推广。

  一言以蔽之,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既立足实际尽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着眼区域协同发展合力做好“大家的事”。这样的理念和意识,已经成为三省一市的共识。

  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审批一个章、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亲……一连串“一”字,道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精髓。

  截至2022年底,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1.5万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1300余万人次,涉医疗费用近36亿元。

  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实现10个城市扫码便捷通行,累计异地乘车近1500万人次。

  140项政务服务事项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7类高频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

  展望未来,长三角一体化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很多硬骨头要啃:如何携手攻关核心关键技术,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如何解决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实现产业的协作分工?如何推进更多公共服务领域的互认共享,清除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障碍?

  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邻居”,到共谋创新、共抓发展的“伙伴”。站在新起点上,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张灵】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8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