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09 08:56:21
来源:新华网

显影中国丨在共富田野收获“甜蜜”绰号

字体:

  在科技特派员的帮扶下,文成县打造的网红稻田入选温州市十大“最美田园”。新华网发

  “蜜界达人”王友明、“番茄西施”宰文珊、“菌菇娘”厉晓腊……这些有着“甜蜜”绰号的人,是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一批科技特派员。他们长年扎根田间地头,热心服务乡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希望的田野里,从而获得了由当地百姓深情给予的绰号。

  “蜜界达人”王友明(左一)在为蜂农讲解中锋养殖技术。新华网发

  “蜜界达人”王友明是浙江大学教授,2006年作为省科技特派员来到了文成县桂山乡,一干就是18年。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最重要的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学会听取农民所需,让农民看到科技的力量。”王友明在当地主导中华蜜蜂产业,做强“文成原蜜”品牌,用共富“热心”融入文成发展,带动山区800余户蜂农进行规模养殖,蜂群达4.5万箱,净利超4千万元。

  “蜜界达人”王友明(左)在为蜂农讲解中锋养殖技术。新华网发

  王友明通过六年努力,培育出了一个地方产业,被当地百姓称为“蜜界达人”。

  “番茄西施”宰文珊在番茄种植大棚内查看育苗情况。新华网发

  小番茄也能造就大产业。在苍南县马站镇,越冬番茄在大棚内硕果累累。苍南番茄从默默无名到产值年逾10亿元,离不开“番茄西施”宰文珊的付出与努力。

  2009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宰文珊成为派驻苍南马站的科技特派员。她的“科技兴农”之路,从一粒种子开始,到育苗、定植、管理、销售全过程参与。

  被农户称呼为“东南药先生”的科技特派员陶正明(左二)在山间查看中药材种植状况。新华网发

  “电脑里长不出作物,书本里也长不出作物,要育出好品种就得围着产业转,多到田里去,才会有新的发现。”10多年来,宰文珊在讲台、基地与田野间奔波,面对面培训、点对点指导了近万名农民,被农户们亲切地称为“番茄西施”。

  “菌菇娘”厉晓腊(右二)在田间与农户研究大球盖菇栽培模式。新华网发

  浙江珠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大球盖菇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给一家餐饮连锁店采摘样品,后续将不断供应给温州多家餐饮连锁店和批发市场等。

  “这段时间大球盖菇市场价格走俏,像我手上这朵胖胖壮壮的A级货,批发价格达30元/公斤,品相次点的统货批发价也有15元/公斤呢!”公司负责人阿德谈成了一桩大球盖菇销售意向订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这得益于“菌菇娘”厉晓腊在当地实施的大球盖菇、香菇相关科技项目。

  被花农称呼为“花姑娘”的科技特派员张旭乐(右)在为花卉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新华网发

  被农户们称呼为“菌菇娘”的厉晓腊是来自浙江省农科院亚作所的科技特派员。自2021年被派到文成县百丈漈镇以来,她先后帮扶农业合作社和农企3家,示范推广大球盖菇新品种和稻菇轮作、大棚、林下等多种栽培模式,打造网红稻田入选温州市十大“最美田园”,助力文成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共同富裕。

  据悉,20年来,温州市3998人次的科技特派员奔赴山乡,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统筹:胡炎桢

  采写:周筱隆

  核校:张灵

  供图:温州市科技局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