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者丨赵丹
新华网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丹,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反映平阳1700年历史文化的书籍,书名是民国版《平阳县志》。
平阳县隶属浙江省温州市,建县于西晋太康四年,距今17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平阳自古文风鼎盛,被誉为“东南小邹鲁”。国有史,方有志。修志是延续地方文脉的重要手段,平阳最早的一部志书是元大德年间纂修的《平阳州志》,可惜这部志书没有流传下来。从元代到民国时期,中间大约修了11部县志,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5部,分别是明隆庆、清顺治、康熙、乾隆、民国时期修的县志。这5部县志里,我为什么要推荐民国《平阳县志》呢?
这部县志是民国时期王理孚、刘绍宽等平阳先贤十年磨一剑之作,堪称平阳旧方志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近代浙江方志之佳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内容宏富,体例完备。民国《志》共有98卷30册,140多万字,体量比现存其他四部《平阳县志》加起来还要多。不仅在篇幅上大大超越前志,在内容上亦不遑多让。全志共有19目,有舆地、建置、学校、食货、武卫、风土、职官、选举、人物、神教、经籍、古迹、金石、杂事、补遗、正误、考异、文征内编、文征外编等,几乎囊括平阳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二,广搜博采,信而有征。史料搜集是修志的基础,民国《志》在这方面做的尤为突出。修志开始后,纂修者遍搜公私藏书机构及散落民间的的文献。当志书初具规模时,刘绍宽等人还前往江浙各图书馆查阅藏书,考证遇到的疑难问题。此外,纂修者还注重田野调查,派专人深入乡村采访调查,并将采访所得,记入采访册,以备征用。信而有征是民国《志》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志》征引文献达千余种,凡有征引,必交代来源。
其三,校勘精审,考订精当。校勘是文献杀青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校勘是否精审,直接关系到文献是否精善。民国《志》专门聘请专职人员进行校勘,除此以外,总纂、分纂官身先士卒,亲自从事校勘工作,一旦发现错误,立即对雕版进行剜补改正。民国《志》虽然旁征博引,但并非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对征用的资料加以考订,去伪存真,确保征引的可靠性。
符璋也对民国《平阳县志》优点作了总结,称其书有四善,即体例之善、搜罗之善、考据之善、叙述之善。
书是好书,但原书为竖排繁体字,且没有标点,普通读者阅读还是有不小的困难。所以,为解决这些问题,给广大读者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平阳县图书馆于2015年启动了民国《平阳县志》的整理工作,历时5年完成点校整理,2020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障碍,一般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就可以很方便地阅读整理后的民国《平阳县志》。
民国《志》出版发行后,反响强烈,广受赞誉。此书也经常被平阳县委县政府作为礼物送给外地客人。著名书评人、作家,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绿茶说:“想要了解和研究平阳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此志不可不读。让今天的读者能更便利的阅读,实为功德之事。”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宏图说:“(民国《平阳县志》)点校整理本的问世,则把它从象牙塔中请了出来,回到广大读者的面前,发挥其固有的作用,整理点校者功德无量矣。”
最后,归结为一句话:要了解和研究平阳的千年历史文化,此书是最佳的读本之一。
后记丨阅读人 在行走
让好书走进乡间,让阅读赋能振兴。2024年10月起,新华网联合平阳县委宣传部、浙江人民出版社发起“阅读人 在行走”活动。线上,为你读书,邀请原书作者或平阳“名人”倾情推荐,让听得见的书香惠及更多群众;线下,呼吁捐书,丰盈农村书屋藏书数量和种类,更好发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主阵地作用,“书送”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腾蛟镇城市书房:建设在商贸路60号1楼5间,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书房以“牛背讴歌带溪水”为主题,彰显腾蛟特色文化。各书房内各区域分别以苏步青、谢侠逊、林景煕等名人诗句为篇章,进行设计,体现腾蛟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房总藏书18000多册,分成人和少儿两部分,设计、装饰风格以新中式为主,融合中国传统风格文化与现代潮流,同时凸显空间的层次感。(毛玲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