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绘就共同富裕“龙湾美景”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2023浙江省两会1月12日至16日在杭州召开。会议期间,温州市龙湾区委副书记、区长,温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夏禹桨做客新华访谈,就小微企业、高能级科研平台、服务型政府、文化等话题分享了个人观点。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以龙湾为例,对于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请您分享一下经验和想法?
2
夏禹桨
要帮助小微企业缓解经营压力,留得“青山在”。要支持小微企业走向专精特新,成为“顶梁柱”。
要帮助小微企业缓解经营压力,留得“青山在”。要支持小微企业走向专精特新,成为“顶梁柱”。
近年来,龙湾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战略叠加优势,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7万家。对如何助力小微企业行稳致远,我以龙湾为例,谈两方面想法:  
从近期来说,要帮助小微企业缓解经营压力,留得“青山在”。帮助小微企业要继续“求真、求快、求稳”:一方面是要真金白银减税降费。2022年,中央和省市出台一揽子稳经济政策,龙湾落实留抵退税34.8亿元,直达快兑惠企资金17.45亿元,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元气。另一方面是要快速高效服务企业。龙湾实施了企业投资项目“最多80天”、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个工作日”、促产“一件事”等改革,助力企业投资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再一方面是稳岗引才激发活力。高校毕业生是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创新力量,龙湾要进一步发挥浙南海创城、民营经济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平台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  
从远期来说,要支持小微企业走向专精特新,成为“顶梁柱”。“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释放了鼓励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明确信号。我认为,推动小微企业长成苍天大树,重点要抓好三个“聚焦”:要聚焦“科创+实体”深度融合。近年来,龙湾先后出台科技创新“新十条”等系列政策,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69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1.2%。接下来,要继续鼓励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加强内生动力。要聚焦“传统+数字”转型升级。现在,非接触经济、云经济、宅经济等新经济模式逆势上扬,以此为契机,龙湾要充分利用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战略优势,引导小微企业向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升级。要聚焦“产业+平台”集聚发展。近年来,龙湾围绕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落地了投资超300亿元的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等链主项目,打造了中国眼谷、国际云软件谷等产业平台。下步,要引导小微企业加入上下游、融入产业链,加快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生态。
1
新华网
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发挥好各类高能级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2
夏禹桨
要强化高能级平台引才聚才功能,推动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相对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产业集群。
要强化高能级平台引才聚才功能,推动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相对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产业集群。
高能级科研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近年来,龙湾坚持创新首位战略,先后落地高能级平台12家。对如何发挥高能级科研平台支撑作用,我认为要抓好五个方面:  
发挥平台虹吸效应,加速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人才是创新的源泉,而高能级科研平台就是“蓄水池”。当前,龙湾12个高能级平台已集聚高端人才约3000人,其中,光国科温州研究院就有创新团队超50个,还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录用博士后100余人。我们要持续强化高能级平台引才聚才功能,创新“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引才模式,积极探索基于高能级科研平台的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为区域创新发展不断积蓄“内动力”。  
发挥平台科研能力,加速提升区域创新能级。高能级科研平台是攻坚“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前沿阵地。瓯江实验室自2021年落地龙湾以来,聚焦眼脑疾病等研究方向,已形成待转化科研成果10余项,其中多项为创新药。我们要全力支持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和作用发挥,加大基础性、应用性、关键性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发挥平台产研联动,加速建设创新产业集群。近年来,龙湾打造全球眼健康领域唯一全产业链科创园——中国眼谷,累计招引注册企业175家、研究院32家、金融投资机构63家,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后续,我们还要加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的力度,推动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相对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产业集群。  
发挥平台社会效应,加速赋能区域民生福祉。发展科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比如,龙湾联合国科温州研究院,创办国科温州学校,开展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聚焦群众对近视防控迫切需求,引导中国眼谷招引兴齐眼药、目立康、清大视光等企业集聚近视防控药物、器械、技术等资源,支持温州市完成7次全市域、110万中小学生近视普查。  
发挥平台学术作用,加速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近年来,龙湾联合各大平台举办了国际眼健康高峰论坛、国科温州学术讲坛、中国眼谷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等活动,有力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项目集聚。未来,我们还要继续依托高能级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比赛,进一步提高区域崇尚科学、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1
新华网
请问龙湾在提供优质服务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2
夏禹桨
要在重点领域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政府治理效能上取得新提升,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展现新作为,为百姓安居乐业和企业健康发展创造稳定良好的环境。
要在重点领域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政府治理效能上取得新提升,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展现新作为,为百姓安居乐业和企业健康发展创造稳定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龙湾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百姓安居乐业和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了稳定良好的环境。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重点领域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体制机制调整,获批设立浙江第七个省级新区——温州湾新区,平台、体制、机构等整合工作稳妥创新完成,温州东部融合发展翻开新篇章。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浙医互认”等105个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落地,累计入选省市级数字化改革试点39个,“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全面创新改革揭榜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十条禁令”,探索实施“环保贷”融资、“证照分离”等首创性对企服务举措,加快推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有力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在政府治理效能上取得新提升。不断丰富政府服务方式。上线全省首批、全市首个“浙里办”省级试点——龙湾城市频道,实现2198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理,“一网通办”率达97.72%。推行“驿站办”新模式,推进涉企事项“园区办”、民生事项“小区办”、高频事项“网点办”。牢牢守住除险保安防线。圆满完成青科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信访积案实现动态“清零”,安全生产、消防火灾等领域事故数持续下降。“公安大脑”高标准完成市级试点创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听证+调解”模式,行政复议案件调撤率达52%,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6%。全国首创试行“处罚决定+合规建议+信用修复告知”三书同达制度,精准做好企业合规指导,入围全省法治政府“最佳实践”。  
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展现新作为。不断稳固共富富裕基础。入选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2022年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8.7%,收入比在2021年全省第六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持续均衡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未来教育”三年行动,创成省级现代化学校11所,“双减”课后服务平台入选教育部试点。“健康龙湾”省级考核实现“三连优”。奋力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区。加快推进“幼有善育”“老龄健康”,建成区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创新成立全省首个“未来康养”基金。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省首推弱势群体就业成本扣减政策,连续七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
1
新华网
对于如何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龙湾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2
夏禹桨
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统筹实施“文化+”战略,厚植文化底蕴,探索打造更多“龙湾模式”的文旅融合新样板。
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统筹实施“文化+”战略,厚植文化底蕴,探索打造更多“龙湾模式”的文旅融合新样板。
近年来,龙湾紧跟浙江省委、省政府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步伐,统筹实施“文化+”战略,厚植文化底蕴,探索打造更多“龙湾模式”的文旅融合新样板,重点围绕三方面发挥文化力量:  
探索“文化+科创”模式,擦亮龙湾特色品牌。科创是龙湾最亮眼的底色,我们探索实施“文化+科创”融合发展新路径,成功争取省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中国眼谷推出“旅游+健康+研学”产品,获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3A景区;国际云软件谷成立温州元宇宙创新中心,着力发展数字孪生、裸眼3D、元宇宙等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势能更加强劲。同时,我们还注重放大展会效应,落户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展会,举办国际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世界眼科新技术学术交流会等国际性高端会议,进一步推广健康文化。  
拓展“文化+旅游”领域,激发都市经济活力。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更能为群众身心带来陶冶滋养。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百工产业看龙湾”复兴计划,建成叶萌春艺术馆、志通瓯塑艺术馆等名家艺术馆群,大力发展木雕、瓯塑、雕塑等工艺美术产业,助推温州百工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我们还投资13亿元建设温州高新文化广场,串连温州奥体中心、黄石山雕塑公园,成功打造“一核两翼”时尚演艺产业地标。  
构筑“文化+传统”高地,凝聚社会发展合力。近年来,龙湾深度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持续深化和合文化、书法之乡、诗词之乡等文化品牌建设,实施地域文化研究、文化基因解码等工程,完成《浙江文史记忆丛书》(龙湾卷)、《永昌堡志》等书稿,《宋韵瓯风国安寺塔》即将出版,永昌堡、寺前街等一批项目入选省级“优秀解码项目”名单,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统筹:胡炎桢 采写:刘佳慧 供图/鸣谢:温州市龙湾区委宣传部 编辑:张灵)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