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促进乡村经济长足发展,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近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王晓菁做客新华访谈,就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传承、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活化”港口文化、文旅促进城市品牌等问题分享了个人的思考。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您认为,当今浙江和宁波的文化有何特点?这些特点与曾经的历史有何关系?
2
王晓菁
八千年来,宁波形成了勤奋、务实、低调、重教育、讲实用的人文风格和城市性格。
八千年来,宁波形成了勤奋、务实、低调、重教育、讲实用的人文风格和城市性格。
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浙江史前文化有三颗明珠:上山、河姆渡与良渚,共同实证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脉络。  
以河姆渡文化为例,随着近年来井头山遗址发掘一期的完成以及2022年二期考古发掘的启动,我们对中华文明的海洋性有了全新认识。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河姆渡文化很可能是中华文明海洋性的先声,之后秦汉时代句章港的出现,唐后期三江口港城的崛起,宋元时代明州港的巅峰,近代以来宁波港与宁波商人执民族工业牛耳的成就,都是一脉相承的。  
八千年来,宁波人、宁波城、宁波港面对着变幻莫测的海洋,络绎不绝的物资、交流互通的文化,形成了勤奋、务实、低调、重教育、讲实用的人文风格和城市性格,为我们留下了阳明文化、浙东学派、宁波商帮精神等一系列文化遗产、名人资源和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新华网
作为从事文化工作的基层代表,您对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有哪些建议?
2
王晓菁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助力共同富裕,不是简单叠加,需要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推进。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助力共同富裕,不是简单叠加,需要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推进。
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一直很关注乡村的文艺振兴工作,这关系着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衡性和可行性,扎实助推“精神共富”,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乡村居民的实际需要,做到有针对性的“主题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供给与乡土文化传承的结合。也要因地制宜,对乡村人群进行指导,做到差异细分、精准帮扶。通过人才管培,建立汇聚各方人才参与的有效机制,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把引入外来人才和培育本土人才相结合。还要凸显地域文化,打造响亮的乡土文化品牌。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助力共同富裕,不是简单叠加,需要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推进。我建议,做好政府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镇、村全域,推动乡村、文化、艺术深度融合,促进乡村经济长足发展,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1
新华网
宁波“港城相依,以港兴城”,被誉为海丝之路的“活化石”。在挖掘港口地域特色,“活化”港口文化等方面,您有什么思考?
2
王晓菁
将河海交汇处诞生、运济天下中成长起来的城市建设好、保护好、表达好。
将河海交汇处诞生、运济天下中成长起来的城市建设好、保护好、表达好。
宁波港自古就是农商、工商贸易的枢纽,自然也有文化与艺术的流通。而港城一体的宁波城,与港口一起,支撑起这座非凡的世界级港口完成了济天下的任务,也形成了兼具江南水城和海港城市双重属性的独特城市风貌。在浙江文化大省的建设中,这些都需要我们注意挖掘、利用和开发,从而形成更为闪亮的城市标识和文旅建设思路。  
宁波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唯一出海口,是连接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关联的节点,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城市。建设宁波的运河展示园——河海博物馆,并以此为龙头,建设沿运河的系列文化载体,是宁波市多年来一直谋划的工作。  
我建议,充分挖掘好河海文化的内涵,深入理解河海文化与明州城、明州港的紧密联系,讲好运河精神、海丝文化、浙江故事、宁波历史,并采用多重手段,将这座河海交汇处诞生、运济天下中成长起来的城市建设好、保护好、表达好。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写:王薇 编辑:张灵)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