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村”一直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为提升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浙江省武义县凡岭脚村成立了以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的垃圾回收处理模式,倡导村民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要我分类”转变为“我要分类”,自觉保持环境整洁,参与到绿化、美化乡村的活动中去。这是近年来武义县全面铺开垃圾分类人人参与行动的一个缩影。
红领巾环保站,引领校园新时尚
走进武义县壶山小学,拐入西楼梯角,一个特别的空间引人注意。这是少先队员们自主“经营”的“红领巾环保站”。
每个周五中午,各班将可回收物运送到“红领巾环保站”进行统一称重回收,通过环保积分置换相应的垃圾袋等用品。同时大队委成员定期组织人员对班级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察和反馈,对不良行为进行劝导和改进。每学期,学校少先队还会根据环保积分评选出“垃圾分类优秀中队”。
“红领巾环保站”的成立,让队员们树立了一种“学校是我校,清洁靠大家”的环保意识。目前,该活动在全校普遍开展,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受壶山小学红领巾环保站的影响,全县很多学校也开始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
近年来,武义县坚持以学校为载体,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垃圾分类意识的同时,带动更多家长、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通过学校、家庭、个人上下联动、多点发力,不断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白洋格姐”督导队,凝聚巾帼新力量
“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绿厨厨,灰其其,厨房剩菜瓜果皮,绿桶嘴巴最欢喜……”一首垃圾分类歌谣,有趣又好记,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连日来,由白洋街道妇联成立的“白洋格姐”们先后走进汤村、王村,挨家挨户上门检查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现场指导、扫取二维码、开箱检查、评价上传,通过在“爱垃非”小程序上的一系列熟练操作,“白洋格姐”们为农户的分类情况进行现场“打分”。检查过程中,遇到分类不好的,就上门入户宣传。
“爱垃非”是由县农办牵头与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发的垃圾分类评价小程序。该评分体系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后台还可以针对未分类好的进行评价指导,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通过这一办法,垃圾分类从静态数据变成了动态管理,有效调动了村民们的参与性,提升了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也便于实现农户垃圾分类情况的系统评定和考核追溯。
“白洋格姐”是武义县城乡众多垃圾分类妇女督导队其中的一个缩影。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武义县积极号召广大妇女同志加入垃圾分类妇女督导队,争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宣传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充分发挥巾帼优势,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垃圾兑换超市,换出文明好习惯
8节旧电池兑换一支牙刷、80个塑料袋兑换一包黄酒、120个香烟壳兑换一包盐、50个易拉罐兑换一块肥皂……每周三俞源乡凡岭脚村的“垃圾兑换超市”便会如期营业。
超市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牙膏牙刷、毛巾肥皂、纸巾水杯等村民常用的生活用品。村民们开心地拎着纸板、塑料瓶、旧报纸、旧书本等废弃品来到超市,按数量或重量兑换生活日用品,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把“垃圾”和“柴米油盐”联系在一起,建立了一种“村民分类收集各类垃圾、定点定时兑换生活用品”模式。“垃圾兑换超市”有偿回收模式,在凡岭脚村一经落地便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现在有了这个超市,就能把家里攒了好几天的废弃物品用来兑换平时能用的生活用品,很高兴,也很有意思。”凡岭脚村党支部书记祝文云说,“以前村里大家随意乱扔垃圾,不注重卫生,自从有了垃圾兑换超市,行走在凡岭脚村的村道上,路面干净整洁,几乎寻不到一个烟头或一张纸片,村里环境变美了,住着也特别舒服。”(郑丽佳 潘鑫燕)
责任编辑:马江
-
浙江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赴上虞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021-12-09 07:54:32
-
浙江开化组建二十七个“共富联盟”推动跨越式发展
2021-12-09 07:54:32
-
袁家军: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
2021-12-09 07:54:31
-
浙江武义:垃圾分类人人参与
2021-12-09 07:54:31
-
浙江在战“疫”大考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1-12-09 07: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