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 | 寻访封控区里的人间烟火
2021-12-23 08:15:53 来源: 新华网
图集

  12月7日,浙江绍兴出现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此后几天疫情持续蔓延。疫情最严峻的上虞区相继启动一级响应、全域交通封控、全员居家隔离的措施。12月13日,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出发,挺进上虞封控区。

  2020年初,疫情在温州发生时,我也曾赶赴现场。相较于那一次,我们这次出发时心里更有底气:一方面是对政府抗疫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物资储备上更充足完备:单位不仅为我们准备了防护装备、消毒用品,还有干粮,确保我们在前方能更加安心工作。

  当然这种安心是相对的,出发当天因为要向抗疫指挥部申办证件,我们在绍兴越城区滞留了一夜。越城区当时也已出现病例,我们所在的酒店空荡荡的。我们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上虞的情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14日一早,我们通过严格管控的高速口进入上虞。

  到达现场的第一天,忐忑、兴奋。我们采访了卡口执勤的工作人员,到达了疫情首发小区并敲开了居民的家门,拍摄了集中隔离点的密接者,走访了引发疫情聚集性传播的小区,听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愧疚和无奈,还用无人机鸟瞰了正在加紧建设的临时隔离点。

12月14日,工作人员在高速公路上虞出口执勤,查验进出车辆信息。

12月14日,在发现上虞首例确诊病例的阳光假日小区,医护人员对居民进行例行核酸采样。

12月14日,在上虞区一处集中隔离点,医护人员将前来隔离的市民带入隔离区。

12月14日,可容纳2500人的上虞体育中心临时隔离点正在建设中。

  此时的上虞,全城封控,大型经营单位就地征用为物资保障单位。以上虞为中心,周边县市的支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进来,由这些中转站发放到街道、社区,最后送到每一户居民门口。一项巨大的工程!抵虞次日,我把镜头对准了这一物资保障体系,发回了一组保供应的报道。

12月15日,在上虞区大通购物中心,工作人员在搬运需要配送的生活物资。疫情期间,该中心被临时征用为急需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12月15日,在上虞区南丰社区农贸市场抗疫物资保障点,工作人员清点即将送到居民隔离点的生鲜物资。疫情期间,政府为封控区居民免费配送蔬菜、肉蛋和水果。

  12月14日,在疫情首发小区采访时,我忽然发现一家在窗口悠闲吹泡泡的居民,这引起了我对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兴趣,并促成了几天后的一组报道《来自封闭管理小区的十个问候》。

12月14日,在发现上虞首例确诊病例的阳光假日小区,一户居家隔离的市民在窗口玩泡泡。

  第二天,总社编辑部提示我做一些更有深度的报道。我和同事一起讨论,决定在第三天,用无人机去探访那些在高楼里居家隔离的人。

  创意看上去很简单,实践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社区工作者极为忙碌,他们在工作之余帮我联系到七、八户居民时已是当天深夜。

  第二天,更多的居民加入到了我们的这个“问候”报道,总数达到了13户。

  赶到现场时,下起了蒙蒙细雨。这才发现,13户人家分散在10栋楼宇,无人机在雨中每次起飞都很费劲。当无人机升空,我通过遥控器的屏幕看到他们微笑的面容、那些感人的问候时,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这组《来自封闭管理小区的十个问候》报道传播很广,很多朋友给我发来信息,说看到了这组报道,“有意思”“感动”。

12月16日,中医诊所工作人员石先生和大学刚毕业的女儿向正在参加抗疫的妻子/母亲传达问候。石先生的妻子是上虞一家医院的医生,12月7日离家投入抗疫一线。

12月16日,英语翻译严小姐(左)和母亲严女士在家中向因为去老家探亲而跟他们分开的父亲/丈夫表达想念。

12月16日,同为中学教师的陆先生和妻子谢女士在家中向已经停课的学生们表达问候,希望他们不忘学习。

12月16日,工程师廖先生(左起)和儿子、岳父宋先生、岳母单女士在家中向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之后,我接到分社总编室提示——更多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展现最能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除了无人机之外,还能怎么探访到他们呢?我想到了社区主任。基层能够有效运转,离不开社区主任这个群体,所有指令最终都要传递到他们,跟随他们,可以接触到每一个个体。

  通过当地宣传部门的介绍,我找到了社区主任宋惠清。打电话时,她显得有些犹豫,我反复解释“不是报道您,只想报道这一个群体”,并保证不会干扰她的工作,她才同意接受采访。

  从清晨5点到晚上11点,我跟随拍摄了这位53岁社区主任的一天。上午8点,频繁的电话、信息已经令她的手机电量耗尽,插上了充电宝,而我也已经被她的节奏带到晕头转向,很难想象基层工作者是如何在这样一天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坚持下来的。他们能量毕竟有限,很多事情也并不能马上解决,总是处在向各方申请、向居民解释的焦虑中。在接听一个措辞激烈的电话时,她背过身去,轻声说:“疫情也不是一辈子的,总会过去的,我们再坚持下……”

12月18日凌晨五点多,宋惠清起床后在社区居委会的公共卫生间洗漱。卫生间的灯前阵子坏了,她用手机电筒为自己照明。

12月18日早上七点,宋惠清(左二)带领防疫工作者为居民上门做核酸检测时,安抚一名儿童的情绪。当天凌晨,该幢楼一名接受集中隔离的居民确诊,社区立即升级管控措施,对该患者所在楼宇居民进行鼻拭子检查。

12月18日早上八点多,宋惠清(左)带领防疫工作者为不住在小区内的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12月18日上午十点多,宋惠清(前)和同事们一起搬运防疫物资。

12月18日中午一点多,接到一户居民发热消息的宋惠清和患者家属、街道、疾控部门沟通,寻求医疗介入。

12月18日下午四点多,宋惠清(前右)帮助接收、清点政府免费配送给辖区商户的蔬菜肉品。

12月18日晚上十一点多,宋惠清在办公室地上铺开被褥准备休息,睡前她会把所有白天来不及看的信息都阅读、回复一遍。

  此间,总社编辑部一直在跟我沟通为“十个问候”报道再拍一组回应的想法。“十个问候”的采访和前后的信息整理已经令我焦头烂额,无法想象再去各地奔走、寻找一个个亲人的工作量。经过几天的艰难联系,终究还是找到了一些。

  补足缺失的“另一半”实在太有诱惑力。抵虞第七天,我们奔走在上虞乡间,每到一处都要经过层层关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采到了7个回应。

上图:12月16日,在百官街道阳光假日小区,工程师廖先生(左一)和家人在家中向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下图:12月20日,在百官街道星光社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向廖先生一家传达回音。

上图:12月16日,在百官街道阳光假日小区,同为中学教师的陆先生和妻子谢女士向已经停课的学生们表达问候。

下图:12月20日,在驿亭镇联桥村,谢女士的学生杭椿在家门口向老师传达回音。

上图:12月16日,在百官街道阳光假日小区,公务员严先生和岳母戚女士向在一线抗疫的家人表达问候和祝愿。

下图:12月20日,在绍兴市上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大厅,姚女士在工作间隙向家人传达回音。

上图:12月16日,在百官街道阳光假日小区,检察院工作人员曹先生(右)和停课在家的儿子向住在附近小区却无法相见的家人表达思念。

下图:12月20日,在百官街道文化新村,退休工人曹先生和经女士在自家窗口向家人传达回音。

上图:12月16日,在百官街道阳光假日小区,英语翻译严小姐(左)和母亲严女士向因为回老家探亲而跟他们分开的家人表达思念。

下图:12月20日,在崧厦街道三友村,木工严先生在老家门口向家人传达回音。

上图:12月16日,在百官街道阳光假日小区,中医诊所工作人员石先生和女儿向正在一线抗疫的家人传达问候。

下图:12月20日,在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住院楼,谢女士在工作间隙向家人传达回音。

  江山不语,共待云开雾散。经过几天的奋战,疫情趋稳,一些地区实现清零,这组《穿越时空的问候和回音》大概也能透出一些轻松和美好希望。

  我的寻访,还在继续中。

  记者:翁忻旸

责任编辑:宋越

杭州地铁7号线、9号线全线贯通
杭州地铁7号线、9号线全线贯通
国际爱鸟日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朱鹮多起来了
国际爱鸟日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朱鹮多起来了
之江春景图丨宁波余姚:桃花盛开春意浓
之江春景图丨宁波余姚:桃花盛开春意浓
浙江义乌:白鹭起舞 春暖花开
浙江义乌:白鹭起舞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