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1 / 19 10:18:23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丽水莲都:一地生“金”书写共富答卷

字体:

  新华网杭州1月19日电  “九山半水半分田”,这是它的自然基础;资源变资产、荒山变良田、“泥饭碗”变“金饭碗”,这是它的发展变革。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村集体经济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农业农村发展蓬勃向上,“一地生金”的“共富答卷”在这里书写。

  “生态土”栽活“金叶子”

  “两年前村里经营性收入仅有8万元,截至目前经营性收入已超50万元,村庄可谓实现了逆袭翻身。”莲都区紫金街道杨坑村党支部书记阙金荣表示,有了原生态高品质的茶园,放眼望去满眼是生机。

  杨坑村种植大棚。新华网发

  青山云雾间,一方茶园里,几十名茶农腰挎竹篓,穿梭茶树间。从昔日荒山到如今茶山,杨坑村把握产茶“黄金圈”的天然生态气候优势,汇聚强村公司、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第三方专业投资机构的五方主体,流转到1800亩抛荒山地,种植黄金叶、乌牛草、白茶等,200余名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

  谋发展,杨坑村不满足于茶叶种植——占地25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茶园骑行休闲绿道、杨坑村露营基地也已初露雏形……

  杨坑村是莲都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浙江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近年来,莲都着力打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莲城雾峰”,通过与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联合举办“国际茶日·大使品茶”“莲城雾峰”“2021年第一杯春茶”等活动,努力让“莲城雾峰”香飘国际。此外,莲都还围绕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盘活2.8万亩茶园,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在生态共富账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

  “黄泥墙”变身“黄金屋”

  莲都区碧湖镇下南山村,背靠南山、面向瓯江,青瓦与黄墙错落有致,古朴与自然融为一体,吸引了本地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众多游客。

  这样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是难以想象的。

  2004年,因生产生活需要,下南山村整村搬迁,彼时的黄泥墙满目疮痍。

  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新华网发

  为了让古村重焕生机,莲都对下南山村开展风貌提升。当地要求延续传统浙南山区民居夯土墙特色,融合现代园林庭院元素,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机制,通过“古村+众创”模式,引入浙江联众集团资本联合开发,将古村保护与度假村产业相结合,打造古村落度假综合体——“欢庭·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经过改造提升,下南山村实现了由“黄泥墙”到“黄金屋”的蝶变。眼下与过往,判若云泥。

  在莲都,众多“下南山村”带动了经济发展,提升了民生幸福。

  2022年10月,莲都发布《莲都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鼓励农家乐(民宿)产业发展,鼓励乡村经营主体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业态。截至2022年底,莲都共培育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494家,其中“丽水山居”农家乐综合体示范项目15家,精品民宿示范项目45家,2022年全区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数达336.99万人次。

  “莲都之所以能把‘黄金屋’做好,最重要的是保护了古村落活态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丽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莲都在保护的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让企业、农民、村集体形成“责任共同体”,方才走上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闲土地”成为“金饭碗”

  莲都区峰源乡的沟沟坎坎里,挖掘机穿梭其间,荒地被整治成平整松软的农田,即将重披绿装,焕发活力。

  自开展抛荒整治工作以来,峰源乡乡村两级干部组成荒田核查员,逐村逐组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明确任务清单,并通过荒田流转、雇佣种植大户、整修水渠等措施积极开展荒田垦造工作,开“荒田”为“良田”。

  峰源乡的荒田复垦。新华网发

  “乡里将1000亩荒田非粮化整治项目委托给乡级强村公司,每亩补助2500元,并雇佣当地种植大户开垦种植,不仅解决了峰源乡荒田无人开垦的难题,还为强村公司创造了一笔不菲收入。”峰源乡副乡长郑昆捷介绍道。

  为化解劳动力缺失、土地资源分散、销售渠道不广等问题,峰源乡积极对接区农业、财政、市场监管、科技等部门,研究探索实体化运营机制和多元化增收模式,创新产生以强村公司为主导的“强村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了一条垦造、复耕、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既保障强村公司的收益,又激发了种植户的复耕动力,提高复耕质量。

  截至目前,峰源乡荒田垦造已完成1300亩,实现了每年增收30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务农农户增收10万元以上、种植大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成功让“泥饭碗”变成“金饭碗”。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写/封面制作:汪菁璐

  编辑:骆思宇

【责任编辑:骆思宇】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9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