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化工新材料产业,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刺鼻的气味。但走进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浙江嘉兴港区,却随处可见优美的绿化景观,闻不到一点异味。2022年,浙江嘉兴港区空气优良率达86.8%,PM2.5浓度每立方米26微克,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同年,嘉兴港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27.7亿元,同比增长6.6%。
在答好生态答卷的基础上实现产值提升,嘉兴港区有自己的妙招。近年来,嘉兴港区通过加强园区污染物源头防控、末端治理能力和机制创新,形成一条绿色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打造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港区样板”。
推动绿色转型,把好“源头关”
浙江信汇新材料是嘉兴港区一家从事卤化丁基橡胶生产的公司。近年来,公司紧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步伐,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全流程绿色节能减污降碳项目。通过迭代升级生产工艺和技术、淘汰高能耗设备等,公司预计每年可减碳8.3万吨,节约成本7676多万元。
在嘉兴港区,随着化工产业提档升级的步伐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了减污降碳的受益者。据测算,全区化工产业年约节煤25万吨、节水384万吨、减碳154.9万吨。
引导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只是嘉兴港区减污降碳的“一角”。近年来,嘉兴港区还立足工业副产氢集聚的优势,在化工产业链上叠加氢能产业链。这几年,嘉兴港区先后组建嘉兴长三角氢能研究中心、氢安全研究中心,建设1.4平方公里氢能产业园,引进十多家头部氢能企业落户,不断做强氢能产业链,推动产业由“浅绿”走向“深绿”。
不仅如此,以日趋完善的氢能产业链为基础,嘉兴港区还加快了在工业、交通领域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试点示范的进程,嘉兴市首条城际氢能公交线路、首批50台氢能重卡、首辆氢能叉车先后在嘉兴港区投入使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000吨以上。
促进协同共治,守住“治理关”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是不少化工园区落实减污降碳工作的难点。但在嘉兴港区,工业废水处理有了新方向。走进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化工园区产生的污水通过复杂的管道系统来到这里后,污水处理系统会根据污水浓度进行分级处理。眼下,随着该厂区扩容提升(改造)绿色低碳项目投入建设,沼气发电、硫代碳除氮等减碳新工艺也将投入应用。
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忙碌,是嘉兴港区做好末端治理“协同”文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嘉兴港区大力推进治理工艺和技术创新,把环境要素协同治理作为减污降碳的重要路径,推动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上下游协同、全要素共治”。
据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嘉兴港区废水协同治理成效显著,已实现年污染物减排1928吨、减碳1.8万吨以上;在废气综合利用方面,嘉兴港区正着手建设碳捕集综合利用项目,预计每年可捕碳40万吨。对于危险废物的减量处置,嘉兴港区同样得心应手,其重点打造的垃圾焚烧飞灰综合利用处置项目,每年可综合利用危废15.9万吨。
聚焦制度创新,落实“过程关”
不仅政府在干,群众也在齐出力。在嘉兴港区,有一支远近闻名的“民间闻臭师”志愿队伍,为提高辖区空气质量贡献了“民间力量”。市民潘富根便是其中一员。多年来,潘富根几乎走遍了嘉兴港区化工企业,用鼻子“监测”厂区的空气是否有异味,为治气提供了“民间标准”。通过引导“民间闻臭师”参与“无异味”企业考核验收等工作,嘉兴港区实现了群企零距离沟通的目标,扭转了“谈化色变”的局面。
民间闻臭师“大显身手”的背后,是制度支撑。“我们聚焦机制创新、政策引领、技术支撑、公众参与四个方面长效发力,下了不少功夫。”据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守好减污降碳“全过程”,嘉兴港区逐步建立起减污降碳相关制度体系,引导科研机构、专业院校、专家学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为降污减碳工作注入了更多活力。
对制度创新的坚持,也让嘉兴港区多次在绿色发展新赛道上脱颖而出。近年来,嘉兴港区不仅在全国首创无异味企业、无异味园区,还成功发布全国首个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报告,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积累了经验。(陈鑫宇 胡家杰/文 嘉兴港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