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0年来,神州大地上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名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中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北部,闻名中外的良渚古城遗址以美轮美奂的玉器、气势宏伟的三重城、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证明中国当时就有了伟大的史前稻作文明和城市文明。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探中华文明之源
“以良渚为核心的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等成果,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2001年启动,集结了近20个学科、400多位学者,旨在搞清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过程、背景、动力和机制。工程确定了浙江良渚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作为最重要的区域性中心遗址。其中,良渚考古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王巍幽默地说:“我们当时就把宝押在良渚了。”
1936年底,杭州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管理员施昕更发现了良渚遗址。1959年底,在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正式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
1986年11月拍摄的反山遗址考古现场。新华社记者 吴元柳 摄
2021年9月29日无人机俯瞰拍摄的瑶山祭坛遗址。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从1986年起,反山“王陵”、瑶山祭坛与高等级贵族墓地、汇观山祭坛及贵族墓地、莫角山遗址陆续被发现。2007年,良渚古城正式宣告发现。2016年,在古城西北面,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中国迄今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2011年3月9日拍摄的良渚古城考古工地发掘现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教授说,四代考古人85年的努力,让世人重新看到了一个存在于5300年前到4300年前的古代王国。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曾三次访问良渚,称自己是良渚的仰慕者,“它让人们对于中国早期文明的理解提前了1000多年”。
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王巍说,良渚古城成功申遗,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远古中国,也提供了一项东方文明的判断模式:有国家、王权、大都会、宫殿、社会分化、高等级手工业……
玉器之美 宫城之盛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出现了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这就是良渚古国。
从左上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器、玉琮、木屐、漆器、陶片和玉璧。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成组玉礼器系统是维系良渚社会政权组织的主要手段和纽带。琮、璧、钺、璜、锥形器、三叉形器、冠状器……良渚社会的一整套玉礼器系统,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高峰。在环太湖流域以及长江北岸,多个良渚文化遗址都发现了玉器,不少玉器上都有“神徽”。
“良渚对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物质层面的贡献是玉器。良渚玉器不仅开创‘藏礼于器’的传统,也为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研究员说。
良渚古城是这个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它是在湿地上兴建的,分三重,占地630多公顷,共有9座城门,只有1座陆门,其余均为水门。先民在湿地上堆起墩台,在台上修建房屋和宫殿。一座座墩台将成片的湿地隔成条条水道,人们临水而居。中国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同滨研究员说,“三重空间、以中为尊”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礼制社会的都城规划中多次出现。
红色方框中是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遗址中的石坞水坝,水坝两侧为自然山体。受访者供图
距今5100年至4700年时,良渚先民建设了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工程利用原有山体和孤丘,兴建11座堤坝,拦蓄出13平方公里的水面,总库容量约4600万立方米,分别是杭州西湖的1.5倍和4倍,具有灌溉、防洪、运输等多种功能。
探索无止境 保护更深入
在良渚博物院,“早期良渚——良渚遗址考古特展”正在举行。展览综合了瑶山、北村、官井头等多处遗址的发现。方向明说,这些遗址在当年拉开了良渚文明壮阔的帷幕。
北村遗址位于良渚古城遗址以南约2公里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去年起发掘。遗址出土了聚落和高等级贵族墓地,出土了不少玉器。其中,一枚龙首纹玉镯和一件玉蝉引人注目。
2021年11月18日拍摄的北村遗址出土的龙首纹玉镯。受访者供图(盛淑彦 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站长陈明辉说,在5000多年前,龙的造型就出现在中国北方的红山文化的玉器上。而这枚带有6个龙首纹的玉镯,在良渚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见证了文化交流。
当前,良渚考古的重点是继续发掘古城内的手工业遗存和外围水利工程,并在古城外围全方位探查。在良渚古城周边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了300多处遗址。而在良渚古城东北方向,直线距离18千米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在德清县雷甸镇中初鸣村周边,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最大规模的制玉作坊群。
这是中初鸣遗址群中的王家里遗址。受访者供图
这是从中初鸣遗址群中的王家里遗址出土的玉料、玉锥形器和玉管。受访者供图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作也在深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副主任黄莉说,2018年9月,良渚古城遗址遗产监测平台投入使用,2020年底,以平台为基础,深度整合数据资源的良渚古城“遗产大脑”也投入使用。截至目前,“遗产大脑”已经收集到了800多万条数据信息,将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遗产监测、保护、管理的融合。
杭州良渚古城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内的监测预警系统大厅。受访者供图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冯源
视频:李涛、冯源
编辑:闵捷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浙江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责任编辑:马江
-
健康码变色有疑义如何申诉,收到省防控办短信如何行动……专业解答来了
2021-12-10 21:24:13
-
如果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你应该这样做
2021-12-10 21:24:12
-
弘扬慈孝 乐享共富——第十届“浙江孝贤”风采录
2021-12-10 20:40:02
-
12月5日至10日下午3时 浙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7例 无症状感染者41例
2021-12-10 19:54:00
-
睿思一刻•浙江:读懂神州大地下的“五彩嘉兴”
2021-12-10 1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