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智慧经”——解码浙江省公立医院数字化改革实践
2021-12-27 09:30:15 来源: 新华网
图集

  前言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公立医院正在通过数字化的理念、方法及手段,从“信息化”转向“智慧化”,并迈向高质量发展。近日,新华网联合浙江省医院协会,深入省市县多家公立医院调研,解码浙江省公立医院数字化改革的创新实践和阶段性成果。

  7分30秒,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有何意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闭环脑机接口神经刺激器首例植入手术成功有多么重要?……

  这些问题都与“数字化改革”紧密相关。

  2021年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元年,在数字赋能下,浙江省重点打造“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发展体系,形成医疗健康数字服务“生态雨林”,包括全面推进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破解生命健康领域诸多现实难题。

  高效率

  智慧服务再造新流程

  12月5日92843秒,湖州市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室接到一起急救电话,患者疑似“急性脑卒中”。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派车、出发、到达,929分40秒、93147秒、93613秒,急救医驾人员争分夺秒,前后共计730秒。

  院前急救就争分夺秒的过程。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到2025年末,城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争取到达11分钟,而这次急救缩短了3分30秒。这就是“浙里急救”(浙江省急救云调度系统)的魅力。

“浙里急救”系统。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供图

  “‘浙里急救’创新急诊急救的服务模式,重塑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流程,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有效提升了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浙江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一级主任科员陈翔举例:调度员在接电话时,可以同步急救信息到急救医驾人员手机,提高出车效率;出车路上,“患者-救护车”开启双向定位功能,做到精准到达;急救车上的5G技术可以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帮助医院提前做好抢救准备,上车即入院提升了急救效率……

  截至目前,浙江省所有急救中心数据已经实现互联互通。在浙江省人民医院26楼的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大屏上,可以实时监测急救车辆、急救中心、AED分布、志愿者等各种信息,实现省域急救综合指挥调度一张网。12月22日,浙江省发改委公布数字化改革第二批30个“最佳应用”名单,“浙里急救”榜上有名。

  今后,“浙里急救”将持续优化升级,完善相应数据。

  与“浙里急救”的院前医疗服务场景有所不同,“中医药就诊智能化”是针对入院后诊中、诊后医疗服务不断升级的成果,是浙江省中医院从“信息化”迈入“智慧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浙江省中医院中药就诊配药流程智能化。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浙江省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伟介绍,在医院进行中医药就诊的患者需要按照“挂号-就诊-草药配送登记-缴费-取药”五个步骤进行,过去需要跑四个地方、进行四次排队,还不一定能在同一天完成取药(中药候药时间较长)。2012年11月5日起,浙江省中医院率先全国启用“中药代煎免费配送”,患者虽然还需要跑四个地方、进行四次排队,但取药环节简化缩短了在院时间。

  这只是浙江省中医院通过信息技术升级服务的第一步。近几年,医院调动所有部门开展服务升级探讨,在数字赋能下,整合信息、医务、门办等多方资源和力量,推进中医药就诊智能化,开展中药邮寄智慧化升级。如今,同样五个步骤只需排一次队,登记、结算、都可在手机端自助完成或在诊间一次解决,大大减少在院等候的时间。

  “中药就诊配药流程再造后,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对药品质量、配送时效等方面的监督和优化。”王伟说。作为智慧医院建设“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服务以患者体验为中心,再造全新流程,让医院变得便捷、高效、人性化。

  高水平

  解锁新场景智慧医疗

  回溯一个多月前,浙江省发改委公布数字化改革第一批(25个)“最佳应用”名单,其中卫生健康领域有两个创新应用,“浙医互认”是其中之一并备受关注。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是近年来群众呼声较高、十分期待的卫生健康改革项目,是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的关键。浙江省卫健委牵头开发统一互认系统,制定全省统一的检查检验互认共享信息化建设标准,确保建设数据存储和传输模式,构成业务流、数据流、信息流“多流合一”的应用场景。

“浙医互认”系统使用。浙江省人民医院供图

  作为省临床检验中心和省放射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承接了对全省检查检验项目质量评估和互认项目的数字化编码工作,对180个放射项目和93个检验项目开展互认编码。

  据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洪朝阳介绍,为促使医院门诊205个医生工作站顺利安装、并充分使用“互认系统”,医院第一时间调整了内部网络系统,提升了网络速度。如今,患者就医时,医生可以通过大数据检索对以往检验检查的数据进行匹配,查询30天内的检查检验结果。“不仅能够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缩短检验检查等候时间,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升就医满意度。”

  目前,浙江全省已经实现大型公立医院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互认,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将延伸到省市县乡村的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互认的基础是电子病历系统的全面使用。浙江省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浙江省10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经使用电子病历,其中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级以上医院17家。2021年通过省级审核的有52家,目前还在国家评审中。

浙大儿院医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开药浙大儿院供图

  浙大儿院于2017年将电子病历列为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启动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2020年,通过电子病历级评审,实现门诊/住院医生在同一系统相同模块下进行病历书写、处方开立等。

  浙大儿院“80后”内科门诊医生陶孝芳在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上驾轻就熟,并总结出一套提效且安全的办法,成为很多新入职医生的“培训老师”。“我不太喜欢用系统内预定义的模板,而是创建个人常用的模板,一方面系统预定义模板较多,查找起来花时间;另一方面个人常用模板有针对性,更符合自己的填写习惯。”陶孝芳的系统里存有常用的40多个病历模板,详实且规范。

  智慧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医院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而智慧医疗的核心是各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浙大二院完成我国首例闭环神经刺激器植入手术。浙大二院供图

  今年3月18日,浙大二院顺利完成了由浙江大学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团队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闭环脑机接口神经刺激器首例植入手术。手术患者是一位33岁的女性,患有癫痫病史19年,每月癫痫发作20-30次,长期服药效果不佳。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临床上未再出现癫痫样抽搐症状。

  癫痫是一常见病、多见病,全国约有1000万癫痫病人,浙江省有40万。难治性癫痫在其中占比20-30%,基数巨大。闭环神经刺激器自主研制,历时10年余,突破了国际技术“卡脖子”情况。

  在5G技术打造智慧医疗新场景方面,浙大二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该院眼科中心连续十余年参与爱心复明公益项目,从最初简单的“汽车医院”发展到搭载了5G便携VR、AI机器人和高清音视频互动等机能的“5G流动眼科医院”,实现巨量眼底医疗数据的实时传输,支持眼科专家远程浸润式诊疗和AI辅助精准诊断,通过数字技术更好地为困难百姓送去光明

丽水市景宁县人民医院慢病数字化健康管理景宁县人民医院供图

  在浙江,5G等技术还搭建医疗服务“山海工程”数字生命链今年6月,浙大二院搭建了国内首个5G数字化神经外科空中手术室,为200公里外丽水市松阳分院的患者实施了国内首例5G远程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脑内血肿清除术丽水市景宁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医院打造了“未来乡村·数智健康”慢病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县域医共体5G超声基地”,为当地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及常态化、高水平的远程超声医疗服务

  “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在线诊断和治疗建议,大大节省了基层百姓的就医成本,也加大了便利性。”景宁县人民医院院长李谷说。

  通过信息化的快速建设,基层公立医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智慧”,基层医生成长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高质量

  智慧管理探索新模式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0月14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又联合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那么,公立医院应该如何转变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呢?

  作为全国最早的“智慧医疗”工作推动者之一,温医大附一院历经三十余年探索,从最初的信息化辅助管理到建成“自由行走”的智慧医院。2015年,该院成为第一批参与国家“智慧医院”标准制定和试评价的全国十二家医院之一。

温医大附一院正在实现“一部手机走医院”的就医闭环。温医大附一院供图

  经过两年的建设周期,温医大附一院的智慧管理也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全面记录住院医疗过程;门诊处方点评系统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实验室信息系统对临床实验室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供应中心质控追溯系统可以追踪谁打包、谁消毒、谁接收、用在谁身上;化验室LIS系统和医院HIS相联通……

  温医大附一院副院长王美豪介绍,区别于其他医疗单位通过外购信息化软件来改善服务流程,该院的信息化、智慧化都是通过全体职工通力合作推动的,并形成了一支拥有89名专业人员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100多个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108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涵盖医疗服务的各环节。

  例如,手术室护士长考虑如何改进手术室的管理流程,主动和信息处对接需求,信息处专业人士给予技术支持;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落实并查找问题给予反馈,信息处专业人士再进行更新和改进。“这种医院内部闭环式工作沟通链方式,使得技术上的任何改进和修订都高效无碍。”王美豪说。

  可以说,在数字化时代,信息部门在医院的智慧管理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有业内专家称其为“医院的参谋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信息中心则要做到“内外兼修”。

  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洪朝阳表示,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智慧医院建设,该院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今年确定了两批共计22个数字医疗落地项目,这些项目围绕医院集团化战略发展和高峰医疗精准医疗展开,取得了积极进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正在积极推动“多院区”智慧管理浙江省人民医院供图

  “以三级公立医院考核为指导,以数字化改革为推动,创新和构建医院质量管理新型生态圈,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化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助推医院成为国内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医院”,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

  洪朝阳提出,尤其要重视以数字化为推动的“多院区”的智慧管理。当前,浙江省人民医院拥有朝晖、望江山两个院区,另有临安、富阳、绍兴越城3个筹建院区,还要专门在滨江院区建设数字医疗创新示范基地。“未来,浙江省人民医院将形成‘数字化多院区驱动’的新发展格局,以朝晖主院区为‘核心输出主体,通过统一的云计算中心,向各个分院提供管理、医疗、资金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实现管理一体化、服务同质化、保障联勤化、发展优质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命全周期服务。

  “智慧医院建设要明确功能定位,确保智慧医院功能多样化,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硬件设施、学科建设、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协同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虎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发展正处于从“信息化”转向“智慧化”的关键节点,智慧医院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益,改善就医体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等。青争)

责任编辑:宋越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 | 寻访封控区里的人间烟火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 | 寻访封控区里的人间烟火
新华全媒+|穿越时空的问候和回音
新华全媒+|穿越时空的问候和回音
新华全媒+|浙江企业战疫情 抓生产 保订单
新华全媒+|浙江企业战疫情 抓生产 保订单
“浙”里抗疫丨“浙”一夜,有你!
“浙”里抗疫丨“浙”一夜,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