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青年节“双节”到来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近青年技术工人,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中,有向世界技能冠军塔尖冲刺的“国手”,有在大国重器中扛起大梁的新“八级工”,有在失落中燃起希望、选择一技傍身的青年学子。在中国制造的产业大军中,他们身处滚滚向前的洪流;透过每张面孔,感受苦辣酸甜汇聚成的人生滋味。
“金牌工匠”冲刺技能报国
【讲述人】
马宏达: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冠军
崔兆举: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冠军
高宇宙:全国技能大赛冠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亚军
“抹腻子”冠军马宏达在训练中。受访者供图
“抹腻子冠军,成于细腻”
很多人以为,抹灰与隔墙项目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刮腻子”“刷大白”吗?“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多工种融合’的复合型项目,从腻子使用量,到刮刀与墙面的角度,再到上墙的力道,样样讲究。”马宏达为记者做了一个“小科普”。
但是,回想自己初上手时,马宏达抹出的墙面总是看起来不均匀、摸起来不平整,一铲刀下去要挖多少涂料,以哪个角度把料摊开,“心里完全没底,全凭一时感觉”。但在世界竞赛领域,这样操作误差往往不能超过1毫米。“可以说,抹腻子冠军成于细腻。”马宏达说,“为了这‘1毫米’,我每天都在学校的实训室里磨炼,一练就是八九个小时,一天挥臂上万次,两手左右开弓,手上的茧越磨越厚,5厘米厚的钢头鞋不到2个月就磨破了底。整整5年的训练备战,不仅要克服身体的伤病,也要迈过心理上的难关,越到最后,需要消除的障碍就越多。”
幸运的是,马宏达背后有老师和师兄组成的团队帮助,他们一起拆解每一道工序,抠细节、找问题,不断通过数据分析创造独有的工艺工法,并成功运用在比赛中。
对“坚持”的含义,同样毕业于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的崔兆举也有类似的感受。“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天赋很强的人。当年学院集训队选拔时,我就差点落选,在后来很多次考核中,几乎都是以最后一名晋级。当时我也想过放弃,不敢奢望能去比赛,但又有点不甘心,还是决定拼一拼,坚持下去。”崔兆举说。
既然成绩不好,那就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教练每天规定练9个小时,崔兆举自己加练到12个小时。那段时间,崔兆举每天要做的,就是按照同样的题目构图、贴砖、填缝、清理、思考、总结。每次训练结束后,他还要将实际施工的时间、质量与施工前规划的目标仔细对比,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
“世界大赛考验的就是把握细节的能力,不平整的地方要扣分,墙面上有明显灰尘要扣分,图案弧度不符合标准要扣分……我们要在毫米之间决出胜负,只有每天多思考、多精进一点点,才能慢慢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崔兆举说。
在高宇宙眼里,他和崔兆举、马宏达等师兄弟算是探路者。在此之前,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一直是欧洲国家的传统优势项目,我国那时属于刚起步。“我们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翻阅了几十本相关规范,了解行业技术要求,剖析世赛工艺要求,打造符合世赛标准的训练场地,这些摸索快不得,也急不得。”高宇宙说。
这个项目工序特别多,龙骨、石膏板加工、放样、安装,加起来有近1000道工序,又都交杂在一起,不够熟练的选手,必然会卡住,所以赛场上出现没有及时完成作品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既然我们经验技术上没有太多优势,那么就磨炼底子,从速度和精度上突破。”高宇宙道出了要点所在。
成千上万次的训练,让高宇宙慢慢形成了“肌肉记忆”,“一般东西到手上,我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动作,累积下来后,速度就上去了,这也让我在世界大赛中提前20分钟就完成了所有项目,奠定了成绩的基础。”高宇宙说。
浙江建筑技师学院内,海报展示了近年来获大奖的技能人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俊禄摄
“甘当人梯”
载誉归来后,崔兆举也曾面临诸多选择。有很多企业邀请他去,也开出了很高的薪资待遇。但在他看来,自己从农家子弟成为世界冠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既离不开个人努力,更离不开老师和教练的严格要求。“我是幸运的,遇上了一个好时代,给了我人生出彩的好环境、好平台和好机遇。”崔兆举说。
“当前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以及自己在学院学习技能的经历,都让我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崔兆举说。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走上讲台,走进实训室,面对跟他有同样经历的师弟师妹,用心传承工匠精神,将所学的技术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在这些新人身上,我时常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我相信今后这里会走出去更多高技能人才,诞生更多世界冠军。”崔兆举说。
马宏达也从参与大赛中体悟出深刻的道理:“世界技能大赛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在与世界高水平技术切磋、交流中,也能不断看到国内一些技术工艺领域与国际上的差距。我觉得我们有机会、有责任去发现和补足短板,这比金牌更加重要。”
在马宏达看来,建筑行业这些年的技术人才断代比较严重,建筑施工以及专业技术工种的人才培养不足,技术更新进步较慢,“因此在这方面职业教育的担子更重,这也是我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老师的最重要原因和动力。我想要努力把自己学到的经验和技术传承下去,教出更多技术能手,去推动行业的进步。”马宏达表示。
高宇宙也自感肩上担子之重。“我们在世界舞台摘金夺银,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种示范效应,社会上对于职业技工的偏见也在慢慢减少。我们大多都是中考失利,来选择‘学技术’。技工院校提供的专业教学和成才之路,不仅让我们一技傍身,还能为国家争取荣誉,这激励了更多青年人技能报国。”高宇宙说。
“现在,越来越多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进入了职业教育领域,想成为高级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我们这些在技能领域取得过一些成绩的人,更有责任起到传帮带作用,所以选择了留校任教。相比之下,我认为职业技校的孩子们更需要好的引导,在成为一名好的工匠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意志品质,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经受得了失败。我们也是这样一路过来的,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高宇宙对未来充满期待。
【记者说】 加冕有名,汗滴无声
几位冠军都是带着失落走进职业教育校园的,但靠着刻苦训练、精湛技艺,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桂冠,也赢得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回望来时路,从青涩的技术学徒到世界奖牌得主,再到三尺讲台的教书先生,透过这群金牌工匠的奋斗之路和职业选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工匠正用自己的方式,奋斗在技能报国的路上。
他们身后,是中国制造不断向高精尖迈进的过程。青年工匠,正扛起大旗。
“首席技师”出自毫厘之间
【讲述人】
陈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教师
曹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服装制版师
郑书剑:浙江中德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艺经理、数控铣工
陈楚(中)带领学生参赛。受访者供图
“计较0.01毫米的误差”
钻研模具钳工技术达25年之久的陈楚,是一名模具技术上“计较”0.01毫米误差的浙江省“首席技师”。
模具钳工,是做模具的一个工种。小到手机里的电话卡卡槽,大到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涉及大批量生产的行业都离不开模具。
制作的模具与规定形状、尺寸偏差越小,就说明这个模具做得越好。陈楚对这个偏差的底线是0.01毫米。
0.01毫米是什么概念?一般来讲,一个成年人的头发丝直径约是0.08毫米,模具钳工的技术工艺要求误差通常是不高于0.02毫米,严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对误差的要求是0.015毫米以内。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开心做。每一样技术,只有不断打磨、坚持,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精湛。”陈楚说。
不断钻研、不断突破,是陈楚对自身的要求。在原企业工作期间,陈楚负责开发制作的铝制视镜座模具,填补了公司技术上的空白。他自主创造的“模具抛光创新工艺”,经应用使加工模具的效率提高了50%左右。他曾参与研发的汽车电子膨胀阀(团队项目),已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上。
将“计较”0.01毫米误差的专业精神,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如今已成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陈楚,从教6年来累计带出国家级、省市级技能比赛获奖学生39人次。他开设的中、高级钳工实训课,学生合格通过率超过95%。由于教学精湛、学生学业成绩突出,陈楚也被誉为学院的“冠军收割机”。
曹桢正在制版。受访者供图
“追求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懂设计、会计算,还要精通裁剪工艺……这是“全国技术能手”、杭州市“首席技师”曹桢的业务标签。
“一件衣服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成品,大约需要经历20多个步骤、180多道工序,服装制版师既要承接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又是开启服装投入生产的前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我们可以说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者。”从事制版师工作20余年的曹桢说。
1980年出生的曹桢,出身于传统裁缝家庭。17岁那年,他先到上海做了3年的缝纫工学徒,在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进修了一段时间后,2000年来到杭州发展,先后在杭州多家知名服装企业担任首席结构师,多年来累计完成设计稿平面结构制版3700余张。其研发的西装胸省技术、羽绒服冲绒自动计算软件等多项专利技术,为相关企业节约生产成本20%以上。
“看着平整的‘二维’布料在自己手中变成精美的‘三维’服装,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在这之前,要学会与枯燥为伴。”曹桢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在变,制版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就需要行业人员紧跟时代脚步作出革新。
“例如制版款式风格各异形成的平面图形是由数据构成的,只有建立成体系模块参数,如面料厚度、弹力、垂度、工艺误差、人体各部位尺寸等,并合理运用AI、3D等先进技术,才能加快推动行业的进步。”曹桢说,目前他正带领团队进行大量实践,为从业者以及后来者提供理论依据。
“制版是一项技术活,虽然不是难度很高的行业,但也一定要具备三心:细心、耐心和好奇心。”曹桢说,“凡事喜欢多问个为什么,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多数创新灵感都源于此。”
“充满对新技术的渴望”
作为一名“数控发烧友”,34岁的郑书剑,已拥有16年的机械制造加工经验,并已是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
“由于喜欢数控加工技术,2003年时,我放弃了读普通高中的机会,到长兴职教中心学习数控专业。”郑书剑说,“2006年,毕业后我入职一家上海数控企业。由于工作条件较为艰苦,20多名同期入职的同学相继跳槽换岗,而我却越干越有意思,直到如今。”
2014年,入职浙江中德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郑书剑,运用数控编程专用软件优化生产流程,使公司整条新生产线工作效率提升数倍,为企业年均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
为追踪学习先进数控加工技术,郑书剑将长兴新华书店、图书馆关于数控加工的书籍翻了个遍。“我喜欢挑战,喜欢给自己压力,喜欢永不停止,不断往前而行。”已是数控铣工高级技师的郑书剑说。
如今已是公司工艺经理的郑书剑,仍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技术。他参与研发试制的天然气石油管道切断阀门,使得公司乃至整个行业摆脱了相关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公司生产的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质量更优,价格更低。截至目前,郑书剑已累计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我依然像学生一样,充满对新技术的渴望与好奇。”郑书剑说,只要“爱一行钻一行”,每个在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都能发光出彩。
杭汽轮集团青年技师正在车间作业。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唐弢 摄
【记者说】 守正创新,行行出状元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浇筑出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品格与气质,也恰恰是这种甘于寂寞的执着劲头,乃至对完美主义的“偏执”,成就了他们人生的华彩。
“一技傍身”成就精彩青春
【讲述人】
易媛媛: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许诗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邱志强: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
储佳乐: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正在课堂实训。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郑梦雨 摄
“让平凡人有双灵巧的手”
沿着服装学院走廊,一路挂着各年级学生设计制作的服装类职业竞赛获奖作品,好像一个T台秀场。一间大师工作室内,许诗怡正在用人形模特缝制服装裁片。
她正在练习职业技能大赛的题目,为新的比赛作准备。这样的“以赛代练”,不仅让她增长了技能,实现个性化发展,也给了她持续的目标和激励。
她从小喜爱服装设计,从服装类中职竞赛班,到高中时参加技能大赛获奖,再到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女装学院继续学习服装设计,她比很多同龄人的基础更扎实。
相比于艺术院校的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参加更多行业大赛,优秀的学生更是提早被企业“预订”。
从一张图,到一件成衣,她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空闲的时候,许诗怡给爸爸做了一件西装,给妈妈做了一条裙子,她和家人都很开心。她说毕业后希望到学校当老师,继续在自己的专业上发展。
相对于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的层次不一样:搞研究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也需要技能型人才把东西做出来,去验证理论是否正确,二者相辅相成,不分高低。
易媛媛是班上50名同学中“唯二”的女生。考虑到自身成绩和女孩体力特点,职高时她和家人共同决定,学习就业前景相对明朗的数控技术专业。
这是一堂专业实训课,学生们需要根据图纸制作出模型实体。一排学生平行站立,每人对着一个操作台,伴着鼓点“奏乐”。锯子前后拉动,易媛媛微微前倾,把身体重量压上去,为了能使上劲儿。她坦言:“这个比较费力气,女孩子做起来会相对吃力。”
他们的专业课分别涵盖测绘、实训、车床等科目,在获得两本职业技能证书后就能顺利毕业。对于刚上大一的易媛媛而言,把眼前的每一个切面按尺寸锯平,是最具体的事儿。
“学一技能,安身立命”
来自贵州的邱志强,目前就读于浙江建筑技师学院。他来读职业院校,是受姐姐影响。姐姐大他5岁,此前在这个学校上学,学的是室内设计,现在在杭州做墙绘师。
“不要觉得职业院校学生不努力,我发现班里特别‘卷’。”邱志强说,说好不复习的,有的半夜5点就爬起来了,真是“不讲武德”。
邱志强一天的日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6点起床,跑步半个小时,毕竟学技术也要增强体能。除去吃饭休息,一天花在操作训练上的时间有七八个小时。每天睡觉前,他会把遇到的问题,在脑海里过一遍电影,再想想应该怎么做。
邱志强的同学、来自安徽的储佳乐,父亲是干汽修的,在当地有些名气,也参加过行业比赛拿过奖。但储佳乐没学汽修,而是学建筑行业。家里倒没有阻拦,想着毕业后把汽修作为保底。
“装修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储佳乐说,比如钉石膏板,一手举着,一手打螺丝,得憋着一口气打完,否则就砸到头了。
依然偏瘦的储佳乐,现在每餐使劲吃,为的是增强力气。
储佳乐的哥哥也在这个学校就读过,并参加过装修业的技能比赛,获得行业第二,但只有第一才能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哥哥带着遗憾毕业了。
“他毕业后,去卖肉了,没想到吧?卖肉赚钱啊。开始跟朋友合伙,后来摸着门道了,就自己单干,每天忙到很晚,能凑到一起吃饭的机会很少。”储佳乐说,我们兄弟都认为,趁着年轻好好学本事,努力打拼,这辈子也能做出点成绩。
学习累,比赛苦,学生们都想过退。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开始是聚在一起抱怨,一起说丧气的话,后来想通了,反而互相打气。
有互黑。比如“这个缝好大啊,做得真烂!”“你贴的瓷砖没对齐!”
也互吹,比如“徐伟抹灰特别美观”“长坤组装做得比我快”……
年轻,可以有无限想象。
有一技傍身,未来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成就事业的可能。
【记者说】 让学技术的青年有奔头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前技能人才仍面临上升空间有限、成长路径单一、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技能劳动者“能者多得”,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成为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关心关爱技能人才成长的相关举措,相信这些暖心之举,将让学技术的青年人更有干劲和奔头。(记者王俊禄、李平、唐弢、郑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