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5 / 12 09:58:28
来源:浙江日报

不产一滴油的浙江,竞逐国际油气大市场——在家门口配置全球资源

字体:

  资源小省浙江,正悄然站上国际油气贸易的风口。

  眺望浙江东海洋面,一座孤悬的小岛——鱼山岛,已化为灯火通明的不夜城。中国最大、单体全球第二的石化基地,就坐落于此。不远处的岙山岛,是中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占全国储备原油保障能力的四分之一。

  六年前,一个以油气为核心、实现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自贸试验区落地浙江。如今,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已成为中国油气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地方:上万家油气企业在此扎根,2022年油气贸易额达12866亿元,宁波舟山港首次跃居全国油气吞吐量第一大港,舟山港域保税燃料油加注量跃升至全球第五。

  要知道,浙江不产一滴油,在油气产业发展中一路高歌猛进,是“地瓜经济”在当下的一种创新实践——通过制度型开放,将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浙江连续举办五届世界油商大会,发布全国首个低硫价格指数,打破严重依赖国际定价的局面……浙江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逐步上升。

  从无到有,透过浙江油气全产业链的脉络,我们看到了“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蓬勃生命力。

  合作 共生

  与超级巨头握手

  今年3月,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246亿元入股浙江民企荣盛石化,引起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在当下油价波动频频的大环境下,荣盛石化获取低成本的资源和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实属重大利好。而对于中东投资者,更是一次长远布局。

  “这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共生发展行为。”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认为,成熟市场环境下,尤其是油气行业这样的国际市场中,企业单体的竞争更趋向于供应链竞争。

  本次战略入股的焦点正是荣盛石化的控股子公司浙石化,其运营着全球最大的单体炼厂——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拥有全球最大的PTA、PX等化工品产能。这正是沙特石油巨头需要积极向下游产业链延展的精细化工领域。荣盛控股董事长李水荣直言:“在家门口形成的资源配置能力,才真正叫作竞争力。”

  而另一家浙江石化巨头恒逸集团,则以浙江本地为依托深耕海外。由恒逸和文莱政府合资建设的大摩拉岛石油化工项目,目前一期800万吨项目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这是迄今为止文莱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被誉为推动文莱经济增长的旗舰项目。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当头部浙企在国际市场劈波斩浪,浙江大本营也孕育出一片油气行业发展的沃土。

  在舟山,以绿色石化基地为中心,一条集炼油、化工、高端新材料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延伸,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6000亿元。

  距离基地仅几分钟车程的岱山经济开发区,一座岱山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初具规模。“承接石化产业上下游配套红利,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内重要的石化装置全产业链基地。全面建成后,产业园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以上。”该产业园链主企业、卓然(浙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首创 首单

  打破制度天花板

  “太平洋东营,散货船,计划加油1290吨……”位于舟山的浙江自贸区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金佳峰又接到了一条新的任务订单。

  熟练点击“国际船油加注智能监管服务”应用场景中的“正式计划表”,金佳峰的电脑屏幕上,各锚地排队情况一目了然。结合船舶航速、锚地实况、气象风力等数据,他向船务代理人员发送了“建议停靠秀山东锚地”的信息。

  这是浙江助力油气贸易便利化改革的一个微场景。此前,由于船舶到锚位的时间误差,会增加企业供油业务的等待时间。“现在有了线上调度系统的实时数据服务,加油效率能提高30%。”金佳峰说。

  “浙江的开放型经济具有由内而外、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民间联动发展的特点。光靠企业努力肯定不够,还需要政府之手‘破壁’。”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口岸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聚焦油气产业发展,他们累计形成了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269项,其中全国首创就有125项,32项面向全国推广。

  这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前,供油企业的作业范围受区域限制。浙江自贸区牌照的保税燃料油供应企业只能在辖内的港区为船舶供油,不能跨港区“抢单”。直到2020年10月,浙江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首次赴上海洋山港区,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了1000吨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完成全国首单浙沪跨港区供油试点业务。

  “地域行政壁垒被打破,更大的市场就来了。”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今年3月底,他们的保税油加注量累计突破200万吨,其中为上海洋山港供油量达7.43万吨。此外,还收获了许多国际大客户,实现了与全球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常态化合作。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纷纷在此扎根。5年前,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全球四大油品检验检测机构之一——力鸿仕宝来浙江成立舟山技术检测公司,补上了当时浙江燃油检测机构的短板。如今,该公司人数规模从最初的2人已增长到30余人。

  “浙江发展油气产业绝非仅着眼于浙江,而是放眼整个中国和全球市场。”该公司总经理杨小守告诉记者,无论是突破保税燃料油混兑调等新型业务,还是首创“舟山船供油价格指数”,浙江油气领域的每一次跨越几乎都在打破制度的“天花板”。

  如今,全球第五大船加油港舟山,保税油年供应量已从2016年的106万吨提升至2022年的602万吨,年均增长34%。浙江油气贸易与全球头部港口的距离越来越小。

  产业 配套

  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

  跳出浙江看中国,石油化工经济强省不少。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和广东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均超过浙江,其中山东、辽宁两省的年加工能力更是超过亿吨。

  尽管产量上并不占优,但浙江开启了另一条进击全球之路——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对标的模范生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可以说是无中生“油”的典范,更是全球枢纽港和国际海事中心,也是亚洲能源期货中心、交易中心。

  从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来看,浙江并不比新加坡弱。宁波舟山港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面朝太平洋航道,背靠长三角经济圈,处于“一带一路”交会点,是中国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关键节点,更是年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大港。

  “逐鹿全球市场,关键在于后发优势,比如产业、制度、配套市场等。”浙江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油气产业为核心,目前浙江已形成以宁波、舟山、嘉兴、绍兴为主体的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形成从石油炼制到基础化工原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还拓展了铁矿石、粮食、有色金属等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

  价格指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市场话语权。走进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大屏上不断滚动着各类油品交易挂牌行情,其中近一个月的“舟山价格”走势,直观反映出低硫保税燃料油市场晴雨。就在不久前,“新华·宁波舟山港铁矿石价格指数”也在浙江推出。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浙江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水平也在显著提升。近年来,浙江为保障大宗商品“通江达海”,建成了包含40万吨铁矿石、45万吨原油等在内的一批全球最高等级码头集群,与长江30多个港口达成物流合作,引进木薯干、铝矾土、化肥、铜金矿、工业盐等进江出海新货种。其中舟山片区还在探索“一岛一功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格局,目前已围绕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粮食、高端蛋白等七大类大宗商品分步推进开发建设。

  浙江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他们还在加快推动配套的金融、贸易服务。据了解,目前浙江已相继推出了代理拍卖、代采+配送等服务,并与银行合作开展订单融资配套,与期货公司合作探索风险管理等创新模式。

  在近期公布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中,浙江又提出了新的任务,例如重点打造国家级能源资源保障基地、世界先进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万亿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地瓜”藤蔓愈加茁壮。

  期待下一个五年。

  我眼中的“地瓜经济”

  推动大宗商品期现市场联动发展,这是一项创新的课题。如何破题?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油中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通过期现联动,逐步建设起辐射长三角区域的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合作以来,我们双方实现了“股权、人才、产品、价格、平台”的全面对接,共同发布了首个以国内期货市场价格为定价基础的保税燃料油人民币报价机制——“舟山价格”,“价格来源舟山、模型属于浙江、影响来自中国”,正不断助力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话语权、影响力提升,促进“保供稳价”。

  在推动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努力为油气企业提供一揽子集成服务,包括商事、供应链、税务、法务、金融配套等,为浙江自贸试验区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2700家优质油气企业,年实现贸易(交易)额超4300亿元,助力我省擦亮油气自贸区的“金名片”。

  “地瓜经济”的一大特色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建设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就是通过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助推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如何进一步助推自贸区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我们一直在思考、求索。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赖新)

  专家点评

  制度开放助力自贸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执行院长 全永波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争创大宗商品特色自由贸易港”。浙江自贸试验区可以说是我省发展“地瓜经济”、探索制度型开放的一个典型代表,尤其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自2017年以来在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中闯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为争创大宗商品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了优质的改革试点样本。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政府深度参与,为企业松松土,在制度层面清除发展障碍,以系统性思维做好谋划。锚定“争创大宗商品特色自由贸易港”,浙江在制度开放领域已做出不少尝试,如在全国率先获批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赋权政策;建成全国首个无纸化通关口岸;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首创海港城市外籍船员入出境“一件事”等。

  不过对标国际先进,我们仍应看到浙江在市场性开放性制度政策方面的一些制约。比如在油品进出口贸易资格等领域,市场准入的掣肘仍存在;自由贸易相关的税收政策需要进一步争取;跨境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

  将来,可以在确保安全监管前提下,在降低准入门槛、争取税收优惠、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性等方面进一步实现制度开放。比如争取试点取消浙江自贸试验区内油品等重点行业领域部门规章(除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外)设定的一切前置申请条件;争取分步骤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政策安排,实行鼓励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参考新加坡实行“一企一策”定向税收优惠;探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扩大服务要素跨境流动等。

  记者手记

  在东海边,感受开放经济澎湃动能

  踏上东海之滨的浙江自贸试验区起始点舟山,我实地走访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定海国际粮油产业园、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感受到商通全球的澎湃经济动能。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大屏上不断波动的价格和实时跳出的交易数据透露出经济复苏的脉动。老塘山港区,一艘停泊在码头的红色标准巴拿马型船上,整整7万吨来自美洲的大豆,将要在这里卸货,通过江海联运发往全国各地。小小鱼山岛上,建成了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型石化基地,储罐、高塔、锅炉拔地而起,不断喷涌出白色的雾气,为了集约土地,上空还搭建起40多米高的7层管廊架,形成一座“赛博朋克”风格的钢铁之城。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商通全球背后是制度的开放、理念的开放。在这里,我看到了浙江不断续写“地瓜经济”的奇迹:制度的“天花板”一一被打破,新的国际规则在这里逐渐建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这里起步,到建立与世界的链接,再到实现与世界巨头平等对话;外资企业纷纷来这里扎根,将引入的国际经验深深融进当地的发展机理。一个从无到有的产业在这里崛起,一个更加开放的浙江在这里张开双手,拥抱世界。(记者 朱承)

【责任编辑:骆思宇】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