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6月9日电(记者 孔令杭)6月7日上午9时30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又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捐款,捐赠人名字一栏是镇海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都再熟悉不过的——“虞乐”。
“虞乐”是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老人虞雅仙、乐可祥夫妇的化名。这对老夫妇与慈善总会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9月,当时老夫妇俩化名“虞乐”将一笔2000元的善款捐到了镇海区慈善爱心服务站,定向帮助患有白血病的镇海学子。
从这以后,“虞乐”这个名字就开始频频出现在慈善工作人员的口中、各种报道中,广为人知。
2007年5月18日,“虞乐”捐出一笔2000元善款,用于慈善捐助;2008年2月,“虞乐”向区慈善总会定向捐款2000元,定向用于雪灾地区,同年5月,他们又向四川汶川灾区捐款5000元。温暖午餐、万人助学、定向捐助青海玉树地震、定向捐助日本地震海啸、慈善助残、助困、助学……
这十多年来,“虞乐”捐赠的善款已超17万元。
除了向镇海区慈善总会捐款,在乐可祥老人的家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份来自甘肃省的荣誉证书。
“虞乐:您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通过我会捐赠人民币贰仟元支援岷县特大雹洪灾害。对您的善行义举,我会表示衷心感谢!”如果不是这封甘肃省慈善总会寄过来的荣誉证书,或许没有人知道“虞乐”的爱心已经从镇海延伸出去,奔向更广阔的地方。
从2018年开始,“虞乐”的捐款金额一跃上了五位数。而提及此事,乐可祥老人显得非常谦虚。
“生活条件好了,就多捐一点。我觉得这没什么。”乐可祥老人一再对记者强调,他们捐赠的只是一点心意。
记者了解到,“虞乐”的经济来源仅靠退休金,日常生活十分俭朴。
“‘虞乐’捐助的款项大多用于助学,许多家境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子在他们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镇海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虞乐”被评为镇海区“爱心大使”,并在镇海区掀起了一股匿名捐款的厚德之风。
“‘虞乐’这种扶危济贫、奉献爱心的传统美德和不求回报的大爱精神,值得全社会尊崇和大力弘扬。”镇海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参与采写:汪皛)
责任编辑:马江
-
“2万箱”船在宁波舟山港的挂靠已成常态
2022-08-11 10:04:11
-
“世上最小的鸭子”首现平湖 全国不到2000只
2022-08-11 10:04:11
-
放心买买买 长三角多元化解消费纠纷
2022-08-11 07:46:11
-
晚稻秧苗之渴怎么解
2022-08-11 07:43:37
-
浙江临海市:“三新”共富模式造福上岸渔民
2022-08-11 0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