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江畜牧产业大脑的“驾驶舱”主界面。
2021年,浙江省按照业务全穿透、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风险全管控、服务全集成、一码全贯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思路,创新打造数字畜牧应用系统(简称“浙农牧”应用),加快推进畜牧兽医工作在数字空间中的系统性重塑,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浙农牧”应用作为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的重点项目,列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
目前,“浙农牧”应用共注册用户3.26万、覆盖规模牧场15274个,在线开具动物检疫证613万单,全省规模牧场和屠宰企业实现全覆盖赋码管理。
坚持需求导向,明确“三张清单”
聚焦畜牧稳产保供稳价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重大任务、核心业务,浙江梳理出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三张清单”,抓好顶层设计。
在重大需求清单上,突出畜牧业稳产保供和生物、生态、产品质量、公共卫生“四个安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梳理出重大任务落实、重大风险防范、高频事项、主体服务等需求22项。包括:畜产品自给水平低、价格波动大,动物疫病影响因素多、动态掌握难,省外调入动物和动物产品数量大、闭环监管不到位,安全优质畜产品供给端与需求端信息不对称等。
在多跨场景清单上,围绕需求清单,重构畜牧全产业链相关环节业务流、数据流,打通堵点、难点,开发上下贯通、横向相联、量化闭环的“多跨场景”,形成养殖管理、动物防疫等具体应用场景,细化为监测预警、疫苗管理、检疫追溯等29项子场景,并逐项定义、模块化开发。
在重大改革清单上,从多跨场景应用中谋求改革突破口,已形成了多项业务重构、政策制度重塑、体制机制创新。具体包括:检疫无纸化出证、强制免疫全流程管理、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等具体改革事项25项。
突出业务闭环,打造场景应用
以“生猪一件事”为突破口,浙江围绕产业链全环节,细化分解任务项,绘制业务和数据闭环流程图及V型图,明确核心数据项71项,开发养殖、防疫、检疫、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饲料、兽药、监测分析、要素服务、未来牧场等“8+2+1”个核心场景,每个场景包括“主体画像+核心指标+服务场景+风险预警”等子场景,实现全环节业务流和数据流的闭环管理。
养殖环节突出“一个场”精准画像,每个主体以畜禽养殖代码为身份标识,实时获取存出栏、能繁母猪存栏等基本信息,形成“主体画像”,在养殖地图中精准呈现,生猪存栏等核心任务、数据贯通到县、到场。
防疫环节突出“一支苗”全程管理,实时分析呈现口蹄疫等强免疫苗采购指导、强制免疫进度、“先打后补”进度、免疫监测合格率等。
检疫、流通环节突出“一张证”全程追溯,以检疫证明信息“全上线”为基础,实现省内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申报、核查、出证、处理、动物(产品)去向,以及跨省流通调运备案、检查站报检、风险评估等数据流全闭环。
屠宰环节突出“两检”信息贯通,以屠宰环节检疫、检验无纸化出证为切入口,实现屠宰来源、价格、产量、检测检验结果、不合格处理等数据贯通溯源。
饲料、兽药管理突出“两化”推进落实,以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两化”试点为切入口,动态呈现全省兽药饲料行业生产、行政许可、风险预警等工作闭环。
监测分析场景中,构建价格预警、产能预警、风险预警等子应用,支持产能调控、风险管控和生产指导。
要素服务场景中,构建政策、技术、数据模型等服务子应用,促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
未来牧场场景中,展示牧场在三产融合发展中,集成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通过现代装备、人机互动、数字化管理,促进精准生产、全程追溯、产品优质、生态优美、效益提升。
聚焦风险管控,强化分析预警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高效闭环处置,浙江坚持靶向监测分析核心数据,设置生态安全、疫病监测、调入、检疫和屠宰不合格等19个风险管理点,推动从被动应对向事前防范、精准干预转变。在主体安全风险管控上,按照“一场一专码、一码知安全”要求,以红、黄、绿三色“浙农码(畜牧码)”集成显示养殖场生物安全、生态安全、质量安全风险情形数字化评估结果,形成“实时提醒-风险排查-跟踪处置-风险解除”闭环处理。目前,“浙农码”已赋码覆盖全省所有规模牧场和生猪屠宰企业,日均示码1.2万余次。
在卫生监督风险管控上,形成养殖场免疫、存栏等信息向产地检疫人员全推送,省内检疫证明、备案等信息向屠宰企业和驻场官方兽医全推送,屠宰企业检疫申报、检测、宰前检查等全程信息向驻场官方兽医全推送,省外调入信息实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全推送,形成追溯闭环。
在供求大幅波动调控上,紧盯农业农村部下达浙江的能繁母猪保有量,以数字化模型分析猪价、肉价及头均盈利、亏损等情况,形成以猪粮比、能繁母猪存栏为主要预警指标,以政府猪肉储备、稳定优势产能为主要措施的生猪稳产稳供稳价调控机制,促进产能调控与市场调控、源头预警与终端预警相协同。目前,浙江正联合相关科研单位,进一步完善模型、算法,以更好实现预警和调控功能。
推进多跨协同,实现一体贯通
聚焦打破数据孤岛和壁垒,着力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推动跨部门多层级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一体贯通。跨部门协同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已与省发改、市场监管、银保监、生态环境等8家部门共归集27个数据项,实现业务有效对接。如与省市场监管局的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浙食链”建立对接,检疫检验信息直接推送经营主体和市场管理部门,日均推送无纸化检疫信息1.5万单,实现肉类等动物产品屠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无缝对接,推动跨部门协同监管。
在业务数据共享上,统一构建一体化数据仓,与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库、省大数据公共平台等对接交换,已形成数据9400多万条。同时,整合优化、一体归集畜牧兽医业务各项数据,加载运行生产经营主体基础信息、省际公路检查站点、跨省调运、风险管理等20个图层。
此外,省市县贯通上,省与市县统分结合、上下贯穿、一体推进。“统”,即场景应用全省“一盘棋”谋划设计、统建省市县三级驾驶舱,确保数据贯穿、业务贯穿,防止各地多头开发、重复建设;“分”,即在省级统筹下,鼓励市县结合当地实际,先行先试叠加开发资源化利用、保险、无害化补助申请等特色应用,实行“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上下协力深化打造全省数字畜牧协同工作场景。
加强服务集成,力争好用管用
聚焦破解服务群众的堵点、痛点、难点,浙江为养殖主体、调运主体、无害化处理厂、疫苗企业等12大类主体分类集成提供生产管理、主体画像、政策、产销、保险信贷、价格行情等服务。服务主体可通过浙里办“浙牧通”一键查询基础信息、生猪价格、供销、政策等信息,获取相关服务。
检疫出证实现“零跑次”,养殖场户和屠宰场等主体可全程掌上完成检疫申报,检疫和屠宰场工作人员可掌上完成检疫受理、检疫出证、扫码查验等操作,不仅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每年还可节约纸张1000多万张。
金融保险实现“在线服务”,汇集平台运行数据,设计开发“牧贷通”模块,重塑贷款业务流程。在金华市试点“金猪安”应用,打通保险公司、农业农村部门、养殖主体、无害化处理厂数据,推动生猪保险审批线上全贯通。在桐乡市,当地还推出“智牧贷”,通过应用生猪电子耳标,实时掌握养殖场生猪出生、死亡或出栏等信息,为活体抵押贷款和保险提供数据支撑、便捷流程。
全省今年已落地建设数字牧场100个,启动10家生猪企业“三异常一检测”智能防控试点,大力推进自动巡检、智能中控等数字化设施设备和技术在养殖场集成应用,为牧场建设插上“数字翅膀”。
创新制度机制,实现改革突破
在畜牧兽医工作数字化改革实践中,浙江省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提升,通过创新制度机制推进改革实践,通过总结提升把改革实践固化为制度规范。已先后制定了多项数字化相关制度,新修订的《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中设立了7条11款数字化改革内容,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等系列政策。在落实东部区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措施中,迅速完成省外动物及产品调入、指定通道进入等全流程数字化提升改造。通过数据共享、智能分析,实现部省市县场“五级”一体贯通,市场监管、银保监等多部门业务协同,并成为全国首个无纸化检疫(B证)、肉品检验双无纸化试点省。
下一步,浙江将按照“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推进模式,加快“浙农牧”应用向全畜种、全环节覆盖,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省域畜牧兽医数字化改革经验。
(文字由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张灵
-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双创”点亮青年回村路
2021-12-30 10:42:54
-
系统性重塑 全环节贯通 浙江畜牧有个“产业大脑”
2021-12-30 10:42:54
-
到2025年底,宁波基本建成东北亚转口离岸贸易枢纽
2021-12-30 10:39:46
-
便利化生活应用场景 长兴未来社区建设持续“加码”
2021-12-30 10:39:46
-
蓝天碧水观亚运 杭州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
2021-12-30 10:39:46